第二十七章 你们配吗?他不配(2 / 3)
看到姚觐元精神不错,他们都松了口气。
“有小菲儿这句话,你姚爷爷我没几天就能好。”姚觐元笑眯眯的道,“坐,别站着。”
两人坐下,唐家勇便道:“怎么样?没什么大问题吧。”
“就一条腿有点毛病,没啥大事。”姚觐元不在意的道,“来听听这曲子。”
他点开《二泉映月》,几人静静的听着。
完了后,唐家勇鼓了鼓掌,感慨的道:“果然不愧是你朝思暮想的曲子。”
“那是。”姚觐元笑了笑,接着道,“你在听,这首《赤伶》,这就是那首戏腔完整版的。”
这时姚琴韵打断道:“唐爷爷,这首《赤伶》还有一个背景故事,面具团队一起发了过来。”
“我念给你听。”
她觉得唐家勇应该对这个故事感兴趣。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战火燃遍华夏。”
“安远县城表面上一片宁静……戏里戏外唱的都是悲欢离合。”
“不就战火蔓延到安远县城,敌寇以全程百姓威胁裴晏之出场唱戏,裴晏之没有拒绝……”
“方寸的戏台上,只见他水袖柔婉,昆腔曼妙,那一声声叫好声中,那敢爱敢恨不惜血染桃花的李香君似乎活了过来。”
“这一夜,小县城内外万物寂静,戏院里灯火明亮。”
“敌寇都坐在戏台下,喝着酒、吃着肉、放肆调笑。”
“台上唱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台下听着如痴如醉,包括那豺狼虎豹。”
“唱腔愈加悲愤,伴随着铜锣声,就在此刻,台上“李香君”大喝一声“点火”!”
“整个戏院被大火包围,台下乱作一团,台上的声音依旧没有变过。”
“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一旦开嗓就必须唱完,不管台下是否有人,因为凡人不听,并不代表鬼神不听。”
“台上歌声依旧: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谢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楼塌了,戏却为终。”
唐家勇听完后早已泪流满面:“当我听到这首曲子后,我就有所猜测。”
“果然是写的是这个故事。”
“我不如老先生,没有同归于尽的勇气。”
他唱戏那会就知道这个故事,同样是被迫唱戏,人家同归于尽,而他们屈服在敌寇枪下,每次想起这件事,他就觉得羞愧。
在战场上,冲的比谁都猛,就是因为这件事,他恨不得就此死在沙场上。
但每一次都没死,反而成了将军。
他不配啊!
…… ↑返回顶部↑
“有小菲儿这句话,你姚爷爷我没几天就能好。”姚觐元笑眯眯的道,“坐,别站着。”
两人坐下,唐家勇便道:“怎么样?没什么大问题吧。”
“就一条腿有点毛病,没啥大事。”姚觐元不在意的道,“来听听这曲子。”
他点开《二泉映月》,几人静静的听着。
完了后,唐家勇鼓了鼓掌,感慨的道:“果然不愧是你朝思暮想的曲子。”
“那是。”姚觐元笑了笑,接着道,“你在听,这首《赤伶》,这就是那首戏腔完整版的。”
这时姚琴韵打断道:“唐爷爷,这首《赤伶》还有一个背景故事,面具团队一起发了过来。”
“我念给你听。”
她觉得唐家勇应该对这个故事感兴趣。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战火燃遍华夏。”
“安远县城表面上一片宁静……戏里戏外唱的都是悲欢离合。”
“不就战火蔓延到安远县城,敌寇以全程百姓威胁裴晏之出场唱戏,裴晏之没有拒绝……”
“方寸的戏台上,只见他水袖柔婉,昆腔曼妙,那一声声叫好声中,那敢爱敢恨不惜血染桃花的李香君似乎活了过来。”
“这一夜,小县城内外万物寂静,戏院里灯火明亮。”
“敌寇都坐在戏台下,喝着酒、吃着肉、放肆调笑。”
“台上唱的是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台下听着如痴如醉,包括那豺狼虎豹。”
“唱腔愈加悲愤,伴随着铜锣声,就在此刻,台上“李香君”大喝一声“点火”!”
“整个戏院被大火包围,台下乱作一团,台上的声音依旧没有变过。”
“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一旦开嗓就必须唱完,不管台下是否有人,因为凡人不听,并不代表鬼神不听。”
“台上歌声依旧: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谢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楼塌了,戏却为终。”
唐家勇听完后早已泪流满面:“当我听到这首曲子后,我就有所猜测。”
“果然是写的是这个故事。”
“我不如老先生,没有同归于尽的勇气。”
他唱戏那会就知道这个故事,同样是被迫唱戏,人家同归于尽,而他们屈服在敌寇枪下,每次想起这件事,他就觉得羞愧。
在战场上,冲的比谁都猛,就是因为这件事,他恨不得就此死在沙场上。
但每一次都没死,反而成了将军。
他不配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