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圣旨(1 / 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除夕前北部边城送来的战报,让在京都的新帝和朝臣们都没了过年的心思,好不容易熬到上元节过去,边城已经连着送来了七封战报了。
  过完年后的第一个早朝,新帝穿着龙袍眼圈发黑的坐在上首,示意下面的朝臣们传阅这几封战报,然后问道:“众爱卿有何见解?”
  问出这话的时候,兵部尚书手里正拿着前日刚送到的最后一封战报细看,他想了想,站出来道:“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下雪的天,突厥的兵马不畏严寒跑来咱们边城城外扎营,却连着十余日没有攻城的意思,就这么住下了,不管突厥的将领在谋算什么,咱们当尽快往北部边境运送各种物资才是,以免被打个措手不及。”
  新帝点头,又看向站出来的太子太傅高大人。
  高大人行了一礼,然后抚着自己刚留长的胡须慢悠悠的说:“启禀陛下,臣以为还可能是突厥内部出现什么问题,部族与部族之间开战,导致其中一个或几个部族被逼无奈选择在这样寒冷的天气来我朝边城城外。”
  众大臣面面相觑,都觉得高大人仿佛在开一个天大的玩笑。但是,细想之下,又觉得这种假设可能真的存在。
  高大人再次行了一礼,“陛下,不管突厥有何目的和阴谋,当务之急是运送粮食和防寒物品前往边城,让将士们在保家卫国的时候不会被短缺了衣裳、粮食。”
  新帝颌首,看向朝臣,开始讨论自哪个州调粮食前往边城速度最快,哪位臣子做事稳当,适合运送这些物资。
  大臣们没有哪一个愿意北部边城真的被突厥打下来的,因此都积极响应,不过半个上午,便将事情定下来了。
  最重要的大事探讨完了,其他“小事”也被一一提出来。
  太傅大人淡定的拢了拢衣袖,等身边的大臣们一个个说完自己管辖范围内出现的问题,直到太监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的时候才站出来,提醒陛下天气已经暖和起来了,孙哲孙大人调任到松州的事宜也应该定下了。
  这位孙大人师从太傅大人的一个同门师弟,与太傅虽然不算一个派系,但是彼此联系很紧密。依新帝的意思,是不愿意将没有派系的纯臣从调离松州城,将孙哲安插过去,使得太傅背后所属的势力更加壮大的。
  但是,他还未亲政,能量有限,在朝中大部分大臣因为某些利益达成一致意见的时候,他完全没办法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只能依着大臣们的意思草拟了圣旨。
  ……
  离任的圣旨和孙哲孙大人一同到达松州城那日,是一月二十四日。
  这一日也是林诗茵的生辰。
  清晨刚醒的时候,封寒笙就按照往年的习惯,给林诗茵送上了一枚自己亲手雕刻出来的木簪子,并为她簪在发髻上。这是哪怕公事再忙的时候,也不会忘记的初心。
  待洗漱过后,一家五口一起吃了饭,静姐儿被托给章哥儿和修哥儿两人,夫妻二人结伴去松州城外游玩去了。
  等颁旨的太监和孙哲孙大人到松州城的时候,两人正在城外搭建的望景楼处看景。
  这处望景楼是去岁建成的,占地不大,楼体也不高,还不到松州城城墙高度的三分之二呢。
  而站立在望景楼最高处,也是视野最好的地方,可以清晰的看到城门外吐蕃王和九公主两人站在一起的雕像。九公主穿着华服头戴凤冠,挺胸抬头,目光悠远的看向远方,气宇轩昂的吐蕃王手中盛着一个巨大的东珠,做出递给九公主的姿态。
  这个雕像也象征着大楚王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还有吐蕃王和九公主的伉俪情深。
  至于九公主的前夫,先吐蕃王,无论是在大楚王朝还是在吐蕃,他的存在都已经被弱化了。
  一月的松州城依旧寒冷,林诗茵靠在封寒笙的怀里看着远方的雕像,沉默许久后突生感慨,“这个雕像立在这里,之后九公主若是想要回家,也回不来了吧。”
  九公主的婚姻不同于她的,若是她受了委屈,自可找娘家人教训让她不开心的丈夫,甚至若是丈夫做的过分了,和离归家也不是不可以。而九公主的父皇和母妃已经去世,新帝又是不熟悉的兄弟,真受了委屈也没人给她作主,只能忍着。
  封寒笙揉揉她的脑袋,让她往自己的身上靠一靠,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扑面而来的寒风,然后亲亲她冻红的耳朵,“咱们松州城内还有公主府呢,有秦王在松州城坐镇,公主随时可回公主府小住一段日子。”
  冻的发僵的耳朵被柔软的唇亲吻,温热的呼吸打在上头,让林诗茵觉得麻麻痒痒。
  她不自在的往封寒笙怀里缩了缩,转而又想起清晨小女儿得知他们夫妻要独自外出,不带她一起时的那个控诉的小眼神,忍不住偷笑,“静姐儿早晨委屈坏了,待会进城了,咱们买一些她喜欢吃的百果糕哄哄她吧。”
  封寒笙无可无不可的点头,“都依你。”
  他低头看着怀里人儿被吹乱的发丝,抿了抿唇,正想说什么,却听到一阵脚步声哒哒哒响起,霜露的声音紧跟着传来,“爷,宫中来人宣读圣旨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