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3 / 4)
赵崇昭只能跑去和晏宁公主分享喜悦。
晏宁公主见赵崇昭捧着自己的“习作”跑来,有些吃惊。等听赵崇昭把谢则安教他的东西说出来,她不由微微怔神。
赵崇昭突然想起晏宁公主以前就对谢则安的图纸非常感兴趣,一拍大腿说:“宁儿,你也一起来学吧!”
晏宁公主皱起眉头。
赵崇昭越想越觉得应该这么办:“反正东宫是我做主的,我说可以就可以!大不了我去和父皇说一声,父皇不会反对的!”
晏宁公主知道自己应该反对的,可拒绝的话梗在喉间,怎么都说不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她低声说:“好。”
赵崇昭说:“那我这就去告诉父皇!”说着他就一溜烟地跑走了,和他来时一样风风火火。
晏宁公主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多和赵崇昭相处,经常去东宫的话更容易将赵崇昭引上正途。
她默默地说服了自己,转头看向窗外的白梅。
一阵冷风吹来,几瓣梅花被风从枝头卷走了,高高飘起又徐徐飘落,最后没入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中。
再无形迹。
第37章
谢则安下午去找刚刚回京的姚鼎言。
姚鼎言听到徐君诚把自己的文章拿了出来,也笑道:“我也给你看看你徐先生金榜题名时的文章。”说着他就当场把文章在纸上写了出来。
谢则安想起谢季禹说过姚鼎言也是个过目不忘的家伙,顿时羡慕妒忌恨。更让他惊讶的是,姚鼎言居然是仿着徐君诚的字来默的!
谢则安等姚鼎言写完后拿起来一看,不由吓了一跳。因为徐君诚那时候的文章锋芒毕露,字里行间无不显示他过人的才略和显而易见的革新之心。
难道徐君诚科举那一年的考官正好喜欢这种?
姚鼎言背着手站到窗边,说:“当初你徐先生是少年天才,文采过人天下知,那时时局动荡,所有人都缩手缩脚不敢多言,只有你徐先生敢这么写。那时陛下还是太子,却已经监国,革新弊病之心十分强烈,看到这篇被人放到进士榜最末的文章后拍案叫绝,钦点为状元。”
谢则安吃惊不已。
徐君诚为人谦和,风评极好,极少有人会提起他当年的旧事。
姚鼎言说:“那时我立志要成为你先生这种人,后来与他相识,他也帮助过我许多次。只不过我们之间有了一点分歧,你徐先生是赞同‘变’的,可他觉得‘变’到如今这样就够了,再去改祖宗之法就矫枉过正,过了头。我觉得还差很多,我少年时走南往北,见过不少事,京城这边确实是繁华无比,歌舞升平,但在很多京城看不到的地方,百姓还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服,甚至还时刻担心着外敌的入侵。光是如今这样,还远远不够。”
听完姚鼎言这番绝对不应该对自己说的话,谢则安明白了。
姚鼎言是想让自己当传声筒,把这些话告诉徐君诚!
谢则安乖乖巧巧地听着,并不插嘴。
姚鼎言都和谢则安相处这么久了,哪会瞧不出他那老实样儿根本就是装的?他也不相逼,笑了起来:“等会儿我和你一起回去,找你爹小喝一杯。”
谢则安点点头。
姚鼎言给谢则安讲起了南下的见闻,不时拉出点疑案难案来考校谢则安。谢则安不敢大意,搜肠刮肚地把自己记下的律法搬出来用。
师徒对谈了许久,谢则安记录下来的东西竟已经有满满数十页。
姚鼎言把他记录的文稿没收了:“回头再还你。” ↑返回顶部↑
晏宁公主见赵崇昭捧着自己的“习作”跑来,有些吃惊。等听赵崇昭把谢则安教他的东西说出来,她不由微微怔神。
赵崇昭突然想起晏宁公主以前就对谢则安的图纸非常感兴趣,一拍大腿说:“宁儿,你也一起来学吧!”
晏宁公主皱起眉头。
赵崇昭越想越觉得应该这么办:“反正东宫是我做主的,我说可以就可以!大不了我去和父皇说一声,父皇不会反对的!”
晏宁公主知道自己应该反对的,可拒绝的话梗在喉间,怎么都说不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她低声说:“好。”
赵崇昭说:“那我这就去告诉父皇!”说着他就一溜烟地跑走了,和他来时一样风风火火。
晏宁公主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多和赵崇昭相处,经常去东宫的话更容易将赵崇昭引上正途。
她默默地说服了自己,转头看向窗外的白梅。
一阵冷风吹来,几瓣梅花被风从枝头卷走了,高高飘起又徐徐飘落,最后没入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中。
再无形迹。
第37章
谢则安下午去找刚刚回京的姚鼎言。
姚鼎言听到徐君诚把自己的文章拿了出来,也笑道:“我也给你看看你徐先生金榜题名时的文章。”说着他就当场把文章在纸上写了出来。
谢则安想起谢季禹说过姚鼎言也是个过目不忘的家伙,顿时羡慕妒忌恨。更让他惊讶的是,姚鼎言居然是仿着徐君诚的字来默的!
谢则安等姚鼎言写完后拿起来一看,不由吓了一跳。因为徐君诚那时候的文章锋芒毕露,字里行间无不显示他过人的才略和显而易见的革新之心。
难道徐君诚科举那一年的考官正好喜欢这种?
姚鼎言背着手站到窗边,说:“当初你徐先生是少年天才,文采过人天下知,那时时局动荡,所有人都缩手缩脚不敢多言,只有你徐先生敢这么写。那时陛下还是太子,却已经监国,革新弊病之心十分强烈,看到这篇被人放到进士榜最末的文章后拍案叫绝,钦点为状元。”
谢则安吃惊不已。
徐君诚为人谦和,风评极好,极少有人会提起他当年的旧事。
姚鼎言说:“那时我立志要成为你先生这种人,后来与他相识,他也帮助过我许多次。只不过我们之间有了一点分歧,你徐先生是赞同‘变’的,可他觉得‘变’到如今这样就够了,再去改祖宗之法就矫枉过正,过了头。我觉得还差很多,我少年时走南往北,见过不少事,京城这边确实是繁华无比,歌舞升平,但在很多京城看不到的地方,百姓还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服,甚至还时刻担心着外敌的入侵。光是如今这样,还远远不够。”
听完姚鼎言这番绝对不应该对自己说的话,谢则安明白了。
姚鼎言是想让自己当传声筒,把这些话告诉徐君诚!
谢则安乖乖巧巧地听着,并不插嘴。
姚鼎言都和谢则安相处这么久了,哪会瞧不出他那老实样儿根本就是装的?他也不相逼,笑了起来:“等会儿我和你一起回去,找你爹小喝一杯。”
谢则安点点头。
姚鼎言给谢则安讲起了南下的见闻,不时拉出点疑案难案来考校谢则安。谢则安不敢大意,搜肠刮肚地把自己记下的律法搬出来用。
师徒对谈了许久,谢则安记录下来的东西竟已经有满满数十页。
姚鼎言把他记录的文稿没收了:“回头再还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