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转变(1 / 2)
第二天一早,胡宁进宫受封,云翔则是孤身出了胡府,在久违的长安城中闲逛了起来。
都说大唐乃是盛世,但显然不是指的眼下这个时节。如今天下初定,民生凋敝,长安城比起上一次来虽然好了不少,却仍是显得有些冷清,让人颇感唏嘘。
云翔虽然如今已是妖族之身,但骨子里对于中华民族的感情还是有的,他也真心希望百姓能够富足起来,只是身份所限,他能做的事情,其实太过有限了。
不过还好,如今最苦难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一个崭新的大唐盛世即将来临,经过了那史书中所记载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后,一个伟大的国家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也是他最乐于见到的。
一面散着步,一面感受着寻常百姓的生活,让他感触良多,居然渐渐忘记了时间,大半天下来,除了刻意避开了香榭阁,倒是把整个城池都走了一圈,直到再看到了眼前的跑马巷,方才回过了神来。
胡宁早已回到府中了,见到云翔,像个小孩子一般炫耀着新到手的官服官印,大唐国师,加宁国公爵,俨然已是中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了,便是寻常神仙也不敢再小觑,以他那区区大圣中期的修为,着实有些骇人。
世事便是如此,方向总比能力还重要,后世常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果然诚不欺我。
说完了闲话之后,胡宁却又提起了一件要事,正是关于佛门的。
今天受封结束后,唐王再次请他入两仪殿议事,请他对一件事进行卜算,不是别的,正是之前提到的佛门高僧上书之事的延续,简单说来,李世民的大刀真的已是饥渴难耐了。
上一次上书,因为李太宗顾及与少林僧人的交情,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可万万没有料到,这反倒让那些高僧误以为唐王已然有了反悔之意,居然进行了第二次上书。
而且,更加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这一次的联名上书中,不但有三十多位佛门高僧,还多了两千名善信。
这一次,太宗彻底出离愤怒了,皇位已经到手,朕好歹是皇帝了,你们是真打算抓着朕的黑历史不放了,是吗?
既然无法解决问题,就去解决那些制造问题的人,这无疑是最简单的办法。考虑到那三十多名高僧赫赫有名,桃李遍天下,太宗终于决定对佛门下手了。自己杀兄逼父之事,根本就没什么辩驳的余地,还是用鲜血来让天下人闭嘴吧。
不过,虽然心中已下了决定,但考虑到天下久乱,民心不稳,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让胡宁卜算一卦,再决定如何行事。
胡宁早就看出太宗心意已决,却也不知该如何相劝,便借口今日受封消耗了太多精力,无力占卜,想要歇息一晚,回来与云翔商议应对之法。
云翔听得此事,也是大感头疼,自己这边还在考虑如何撮合太宗与西天的关系呢,那边太宗的屠刀已然举起了一半,若是真让他大肆灭佛毁寺,大唐可就与西天彻底撕破脸了,以后的事情操作起来可就难上加难。
前思后想了半天,他只得又问胡宁道:“宁儿,如今这形势,莫非连你也劝不住唐王了?”
胡宁苦笑道:“云叔叔也太看得起我了,我与皇上相识多年,他的性格我最清楚不过了,一旦心意已定,根本无人能够阻止,之所以问我,也不过是查漏补缺罢了,无法扭转根本。”
云翔点了点头,理当如此吧,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中兴之皇,若是能被人轻易劝住才是真的奇怪,胡宁眼下能做的,着实不多啊。
唉,等到唐王灭佛之事传到了西天,只怕辛辛苦苦在本去佛祖那里取得的信任,就要付之东流了吧,对了,还有东天,若是东来佛祖知道了......
咦,等等,东天!
对啊,天下佛门,可不止是西天,还有东天啊,既然唐王是杀意已决,那能不能让胡宁略微引导一番,将这番杀意引向东天呢?
次日一早,胡宁再次来到了宫中,待得早朝结束之后,太宗留他与一众亲信忠臣良将聚集在两仪殿,当众说起了欲向佛门出手一事,显然,他的杀心已是无法抑制了。
魏征与房玄龄乃老成持重之辈,生怕此事会惹来更多的麻烦,连忙上谏劝阻,不过,长孙无忌与秦琼几人却一致认为此事可行,当足以震慑天下之口,两方争执不下,迟迟拿不出个主意。
最终,太宗还是转向兀自袖手旁观的胡宁道:“国师,还要劳烦你再占卜一卦,朕才好拿定了主意。”
这话一出,众人全都停了嘴,一脸期盼地看向了一旁的胡宁。却见胡宁走到大殿中央,应了声是,便取出了天乩钱占卜了起来。
胡宁占卜的过程,众人已是见过了太多次,都是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看着,直到占卜结束,他收回了法宝,太宗才连忙问道:“国师,结果如何?”
胡宁的脸上阴晴不定,低头不语,似是在斟酌措辞,半天才叹道:“陛下,据臣所知,这联名上书之事,只怕并不简单啊。”
众人一惊,魏征忙问道:“国师,此话怎讲?”
胡宁道:“宰相大人可还记得,武德四年之时,太上皇便有意废除佛门,还是息王李建成上谏劝阻的。” ↑返回顶部↑
都说大唐乃是盛世,但显然不是指的眼下这个时节。如今天下初定,民生凋敝,长安城比起上一次来虽然好了不少,却仍是显得有些冷清,让人颇感唏嘘。
云翔虽然如今已是妖族之身,但骨子里对于中华民族的感情还是有的,他也真心希望百姓能够富足起来,只是身份所限,他能做的事情,其实太过有限了。
不过还好,如今最苦难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一个崭新的大唐盛世即将来临,经过了那史书中所记载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后,一个伟大的国家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也是他最乐于见到的。
一面散着步,一面感受着寻常百姓的生活,让他感触良多,居然渐渐忘记了时间,大半天下来,除了刻意避开了香榭阁,倒是把整个城池都走了一圈,直到再看到了眼前的跑马巷,方才回过了神来。
胡宁早已回到府中了,见到云翔,像个小孩子一般炫耀着新到手的官服官印,大唐国师,加宁国公爵,俨然已是中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了,便是寻常神仙也不敢再小觑,以他那区区大圣中期的修为,着实有些骇人。
世事便是如此,方向总比能力还重要,后世常说,只要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果然诚不欺我。
说完了闲话之后,胡宁却又提起了一件要事,正是关于佛门的。
今天受封结束后,唐王再次请他入两仪殿议事,请他对一件事进行卜算,不是别的,正是之前提到的佛门高僧上书之事的延续,简单说来,李世民的大刀真的已是饥渴难耐了。
上一次上书,因为李太宗顾及与少林僧人的交情,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可万万没有料到,这反倒让那些高僧误以为唐王已然有了反悔之意,居然进行了第二次上书。
而且,更加让人无法忍受的是,这一次的联名上书中,不但有三十多位佛门高僧,还多了两千名善信。
这一次,太宗彻底出离愤怒了,皇位已经到手,朕好歹是皇帝了,你们是真打算抓着朕的黑历史不放了,是吗?
既然无法解决问题,就去解决那些制造问题的人,这无疑是最简单的办法。考虑到那三十多名高僧赫赫有名,桃李遍天下,太宗终于决定对佛门下手了。自己杀兄逼父之事,根本就没什么辩驳的余地,还是用鲜血来让天下人闭嘴吧。
不过,虽然心中已下了决定,但考虑到天下久乱,民心不稳,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决定让胡宁卜算一卦,再决定如何行事。
胡宁早就看出太宗心意已决,却也不知该如何相劝,便借口今日受封消耗了太多精力,无力占卜,想要歇息一晚,回来与云翔商议应对之法。
云翔听得此事,也是大感头疼,自己这边还在考虑如何撮合太宗与西天的关系呢,那边太宗的屠刀已然举起了一半,若是真让他大肆灭佛毁寺,大唐可就与西天彻底撕破脸了,以后的事情操作起来可就难上加难。
前思后想了半天,他只得又问胡宁道:“宁儿,如今这形势,莫非连你也劝不住唐王了?”
胡宁苦笑道:“云叔叔也太看得起我了,我与皇上相识多年,他的性格我最清楚不过了,一旦心意已定,根本无人能够阻止,之所以问我,也不过是查漏补缺罢了,无法扭转根本。”
云翔点了点头,理当如此吧,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中兴之皇,若是能被人轻易劝住才是真的奇怪,胡宁眼下能做的,着实不多啊。
唉,等到唐王灭佛之事传到了西天,只怕辛辛苦苦在本去佛祖那里取得的信任,就要付之东流了吧,对了,还有东天,若是东来佛祖知道了......
咦,等等,东天!
对啊,天下佛门,可不止是西天,还有东天啊,既然唐王是杀意已决,那能不能让胡宁略微引导一番,将这番杀意引向东天呢?
次日一早,胡宁再次来到了宫中,待得早朝结束之后,太宗留他与一众亲信忠臣良将聚集在两仪殿,当众说起了欲向佛门出手一事,显然,他的杀心已是无法抑制了。
魏征与房玄龄乃老成持重之辈,生怕此事会惹来更多的麻烦,连忙上谏劝阻,不过,长孙无忌与秦琼几人却一致认为此事可行,当足以震慑天下之口,两方争执不下,迟迟拿不出个主意。
最终,太宗还是转向兀自袖手旁观的胡宁道:“国师,还要劳烦你再占卜一卦,朕才好拿定了主意。”
这话一出,众人全都停了嘴,一脸期盼地看向了一旁的胡宁。却见胡宁走到大殿中央,应了声是,便取出了天乩钱占卜了起来。
胡宁占卜的过程,众人已是见过了太多次,都是在一旁安安静静地看着,直到占卜结束,他收回了法宝,太宗才连忙问道:“国师,结果如何?”
胡宁的脸上阴晴不定,低头不语,似是在斟酌措辞,半天才叹道:“陛下,据臣所知,这联名上书之事,只怕并不简单啊。”
众人一惊,魏征忙问道:“国师,此话怎讲?”
胡宁道:“宰相大人可还记得,武德四年之时,太上皇便有意废除佛门,还是息王李建成上谏劝阻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