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综合评论,刘备一生吃的苦头比享的福要多,年轻时的颠簸流离担惊受怕,让他身体坐下不少病根。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备的身体每况愈下,变得病病殃殃的,最近情绪还十分不稳定,易怒。
  前去给刘备瞧病的医生都被他骂了出来,张飞等人也劝刘备一定要爱惜身体,但刘备也只是嗯啊几声,闭着眼睛不怎么多说话。
  一天,光禄大夫谯周找到了诸葛亮,郑重的建议道:“军师,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当下之际,当尊汉中王为帝。”
  诸葛亮正好也在思考这件事儿,刘备非要说先皇刘协已死,其意昭然,那就是想要称帝。至于刘备现在的状况,年迈体弱自然是一方面,多半还是心病难消。诸葛亮洞若观火,之所以迟迟没有举动,只是没有想到好的推举理由。
  “谯大夫所言甚妥,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大王忠君仁义,我苦于不知如何上表?”诸葛亮叹息道。
  “此事甚易,昨晚我夜观天象,西北乾位黄云笼罩,帝星现出,熠熠如月,此等祥瑞,正应在汉中王当继承汉统。”谯周道。
  “好!”诸葛亮高兴的连连点头,没有什么比天意这个借口更合适了。
  自从来到西川之后,功劳都被别人抢了过去,诸葛亮的地位一直是不高不低,很是尴尬。如果在刘备称帝的事情上用些心思,一定可以重新获得刘备的信任,诸葛亮可不想再错失良机。
  无需准备,诸葛亮立刻带着谯周一道,挨个去拜访这些官员们。虽然这些官员平时跟诸葛亮的关系算不上多好,但是,在建议刘备称帝的事情上,却无人不赞同,纷纷表示愿意联名上书。
  几天下来,西川的重量级官员们,都在呈给刘备的表书上签了大名,其中也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大将。
  一切准备妥当,这天,刘备觉得精神还不错,召集众人前来议事。诸葛亮恭敬的呈上了表书,其上写道:汉中王在上,天现帝星,地出祥瑞,归之以德,应顺其期。大王拯难于四方,名闻于四海,民皆赞誉,华夏归心,当继承汉室,持奉皇帝玺绶。
  刘备看到了这份表书,激动的泪光盈盈,他最近郁闷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没人进言让他称帝,少了一份借口。
  但是,如果马上就答应,那就不是刘备了,喜悦的眼泪抑制不住流了下来,但是嗓子里发出的却是哭腔,先是哭了一通被曹丕害死的先帝,等好容易止住,又拍着案台怒道:“众卿等欲陷孤为不忠不义之人乎?!”
  诸葛亮立刻屈膝下拜,朗声道:“大王此言不妥,曹丕篡夺汉室,大王乃汉室苗裔,理应继承汉统,延续汉祀。”
  “孤岂能效曹丕那般逆贼所为?”刘备一幅怒气未消的样子。
  “大王不为君主,方为不忠不义也!”诸葛亮道。
  “孔明,你放肆!”刘备将桌子拍的山响,眼珠子瞪得大大的,好像下一刻就会将诸葛亮拖出去问斩一样。
  但诸葛亮不为所动,挺胸抬头,坚持道:“今汉天子被曹丕所弑,大王不登帝位,兴兵讨逆,便为不忠。曹丕篡权,主公身为王室贵胄,放任此等恶行而不顾,是为不义也!天下苍生无不翘首期盼大王为君主,为先天子雪恨。”
  “军师所言甚是!”众人也齐齐下跪。
  刘备的语气终于缓和了下来,说道:“孤虽然是景帝之孙,并未恩泽于民,一旦自立为帝,便与篡窃无异。”
  诸葛亮又是一阵苦劝,让刘备以天下百姓安危为先,众人也纷纷进言,劝说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恳请刘备称帝。
  刘备辩驳一句,众人便反击十句,到了最后,刘备都插不上嘴,一屋子里叽里呱啦劝说个不停,刘备到底一甩袖子,去了后面,一概不听。
  见刘备走了,众人纷纷围了上来,商议对策,诸葛亮一声叹息,知道刘备这是欲擒故纵,还得添薪加柴,再加一把劲,“当下之际,只有逼迫大王称帝了。”
  “如何逼迫?”许靖问道。
  诸葛亮如此这般的交代了一番,众人纷纷点头,随后回去准备,第二天刘备再次来到朝堂之时,下面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顿时大惊失色。
  “为何众卿皆不来朝?”刘备黑着脸问道。
  “嘿嘿,天气多变,众官皆偶感风寒,病在家中。”简雍抠着鼻孔,嘿嘿笑道。
  唉!刘备一声叹息,又问:“孔明军师也染了风寒?”
  “孔明最重,已无法下床。”简雍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