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1 / 4)
家里还有几百斤的粟米大米和全麦粉,存在神农仓库里的肉铺腊肠野猪肉基本没动过,菜地里的蔬菜泰兴楼每天过来拉走的不到二分之一,剩下的自产自销,以及零散的便宜卖给自家庄上的佃户们。
泰兴楼每日都有数目可观的进项,虽然养了一大群吃货,但赵小禾现在真的不愁吃喝。
降雨后的头七天,农田和菜地里作物蔬菜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
粟米地黄叶明显减少,颗粒变大,所有玉米植株都有明显的增高,近七天生长的速度加快,但变化最显著的还是赵小禾承诺过第二批祈福的玉米地。
它们后来居上,降雨第二天就超过第一批祈福的玉米,直接到了花期。
这是因为求雨时,赵小禾把这些玉米地降下的雨水部分兑换成了灵水。
赵小禾不缺经验值,所以兑换的灵水比起第一次祈福量大许多,效果也是显著的,花期过后玉米很快抽穗,而且双穗三穗的都很多见。
官员们来了一批又一批,小心翼翼的折了一穗带回朝堂上给百官传看。
出穗之前,许多人仍然对玉米到底是不是粮食抱着怀疑不信的态度,直到这一刻,百姓们的心才真正落回肚子里。
随着第二批祈福的玉米首次抽穗,赵小禾的名号又一次被人广而知之。
闻讯前往城外观看玉米的人络绎不绝,人人口口相传,以至于京城地界之外的人都有听到传闻,好事者不惜远途跋涉来观看,看完了也就算了,不带点证物回去说了人家如何相信?
这就导致了才刚刚抽穗的玉米时常有人悄悄偷走的事情发生。
小辰子家的实在没办法,他们就几个人,最后发动村民一起帮忙看守,还是没用,不等他向赵小禾求助,得知自家地里的玉米被人偷了的老国公先怒了,直接杀到官府去。
官员们一听那还得了,现在玉米可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情了,上上下下多少双眼睛盯着玉米呢,就盼着它们长成收获,要是让人偷完了他们怎么交代?
于是匆匆忙忙的报告上峰,最后惊动了朝廷,干脆派兵把玉米地都给围了起来,严加看守着。
情况这才好转。
问题是,抽穗的玉米偷不了了,不还有没抽穗的嘛,挖一两株带回去也是可以的。
本来还庆幸自家玉米地没人惦记的那些人这下傻眼了,傻眼过后怒从心起,干脆直接在玉米地外大搭了个棚子,日日夜夜守着,谁来偷挖看不打断他的腿!
如果说之前的名声对很多没有接触过赵小禾的人而言都是道听途说,带着市井小民戏说的味道,当不了真,那么这一次就是人证物证具有,实实在在的冲击和震撼。
泰安帝看着底下大臣们一个个震惊、不可置信、怀疑人生的表情,总算出了一口闷气。
叫你们怀疑朕的决定,叫你们怀疑小道长!
这些时日以来泰安帝可没少因为当初发榜鼓励百姓种玉米的事情,时不时的被一些官员们质疑,左相章仲衡可是当初反应最激烈的一个,激动起来连他听信妖道误国误民这等过分的话都敢说,一度把泰安帝气的想叫人把这老匹夫拉出去。
但他没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章仲衡固执己见,说话不中听,臭毛病还多,这都不能否定这位老臣的功劳和能力,最重要的是章仲衡在一些重要的决策上从没掉过链子,和朝中重要的大臣们也保持距离,私底下不往来。
这是他的一种态度。
从泰安帝登基后就摆出的态度,这也是泰安帝登基后雷厉风行的清理掉那些把持朝政过于势大的老臣,却唯独没动他,仍然保留他左相位置的一个考量。
掰下来的一穗玉米连同长成的玉米一个挨着一个给大臣们传阅对比完,最后又回到了泰安帝手上。
泰安帝望着面面相觑的大臣们,微微一笑:“众卿家可还有话说?”
大司农也是一脸长出一口恶气的痛快表情,种植玉米这件事一直都是他太府寺主办,赵小禾没名没气,从前的经历一片空白,这段时间关于她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传言从未断过,什么祈福,农事高手,什么徒手杀狗熊,连医死人肉白骨这么离谱的传言都有。
大司农当然对赵小禾的诸多行事一清二楚,什么真什么假也都明白,但这些同僚们却不会耗费心思去了解,这就导致了总有人逮住机会就要嘲笑他们太府寺围着一个“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真神棍假道士”团团转。 ↑返回顶部↑
泰兴楼每日都有数目可观的进项,虽然养了一大群吃货,但赵小禾现在真的不愁吃喝。
降雨后的头七天,农田和菜地里作物蔬菜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
粟米地黄叶明显减少,颗粒变大,所有玉米植株都有明显的增高,近七天生长的速度加快,但变化最显著的还是赵小禾承诺过第二批祈福的玉米地。
它们后来居上,降雨第二天就超过第一批祈福的玉米,直接到了花期。
这是因为求雨时,赵小禾把这些玉米地降下的雨水部分兑换成了灵水。
赵小禾不缺经验值,所以兑换的灵水比起第一次祈福量大许多,效果也是显著的,花期过后玉米很快抽穗,而且双穗三穗的都很多见。
官员们来了一批又一批,小心翼翼的折了一穗带回朝堂上给百官传看。
出穗之前,许多人仍然对玉米到底是不是粮食抱着怀疑不信的态度,直到这一刻,百姓们的心才真正落回肚子里。
随着第二批祈福的玉米首次抽穗,赵小禾的名号又一次被人广而知之。
闻讯前往城外观看玉米的人络绎不绝,人人口口相传,以至于京城地界之外的人都有听到传闻,好事者不惜远途跋涉来观看,看完了也就算了,不带点证物回去说了人家如何相信?
这就导致了才刚刚抽穗的玉米时常有人悄悄偷走的事情发生。
小辰子家的实在没办法,他们就几个人,最后发动村民一起帮忙看守,还是没用,不等他向赵小禾求助,得知自家地里的玉米被人偷了的老国公先怒了,直接杀到官府去。
官员们一听那还得了,现在玉米可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情了,上上下下多少双眼睛盯着玉米呢,就盼着它们长成收获,要是让人偷完了他们怎么交代?
于是匆匆忙忙的报告上峰,最后惊动了朝廷,干脆派兵把玉米地都给围了起来,严加看守着。
情况这才好转。
问题是,抽穗的玉米偷不了了,不还有没抽穗的嘛,挖一两株带回去也是可以的。
本来还庆幸自家玉米地没人惦记的那些人这下傻眼了,傻眼过后怒从心起,干脆直接在玉米地外大搭了个棚子,日日夜夜守着,谁来偷挖看不打断他的腿!
如果说之前的名声对很多没有接触过赵小禾的人而言都是道听途说,带着市井小民戏说的味道,当不了真,那么这一次就是人证物证具有,实实在在的冲击和震撼。
泰安帝看着底下大臣们一个个震惊、不可置信、怀疑人生的表情,总算出了一口闷气。
叫你们怀疑朕的决定,叫你们怀疑小道长!
这些时日以来泰安帝可没少因为当初发榜鼓励百姓种玉米的事情,时不时的被一些官员们质疑,左相章仲衡可是当初反应最激烈的一个,激动起来连他听信妖道误国误民这等过分的话都敢说,一度把泰安帝气的想叫人把这老匹夫拉出去。
但他没这么做,也不会这么做。
章仲衡固执己见,说话不中听,臭毛病还多,这都不能否定这位老臣的功劳和能力,最重要的是章仲衡在一些重要的决策上从没掉过链子,和朝中重要的大臣们也保持距离,私底下不往来。
这是他的一种态度。
从泰安帝登基后就摆出的态度,这也是泰安帝登基后雷厉风行的清理掉那些把持朝政过于势大的老臣,却唯独没动他,仍然保留他左相位置的一个考量。
掰下来的一穗玉米连同长成的玉米一个挨着一个给大臣们传阅对比完,最后又回到了泰安帝手上。
泰安帝望着面面相觑的大臣们,微微一笑:“众卿家可还有话说?”
大司农也是一脸长出一口恶气的痛快表情,种植玉米这件事一直都是他太府寺主办,赵小禾没名没气,从前的经历一片空白,这段时间关于她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传言从未断过,什么祈福,农事高手,什么徒手杀狗熊,连医死人肉白骨这么离谱的传言都有。
大司农当然对赵小禾的诸多行事一清二楚,什么真什么假也都明白,但这些同僚们却不会耗费心思去了解,这就导致了总有人逮住机会就要嘲笑他们太府寺围着一个“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真神棍假道士”团团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