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039】见家长(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然这些话空口白牙,说起来没多大意思。”
  他又笑了笑,“师兄问我的野心,关心的不外乎是舞台和回报,我能给你的承诺有两个。”
  “第一,公司不会上市,但稳定下来之后,会对所有员工公开财报,每年分红,我最高取走不会超过50%,随着公司发展,这个比例会逐步降低。”
  “另外的部分会按照职位和贡献分给员工。”
  “其实我想要的是10%,甚至可能更低,不过那需要有公司整体利润足够大,我至少要把投入的成本收回来才行。”
  罗晨雨明显愣住,万万没想到他会给出这么个承诺。
  房长安笑了笑,“第二,如果顺利,大概在三年左右,公司会开始进行芯片研发……我有多大的野心,师兄应该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二。”
  罗晨雨盯着他看,好半晌,才意味复杂地笑了一下,明显能感觉到他内心中的震动和失态,“你想打造一个华为?”
  华为这家公司为大众熟知是因为手机产品,尤其是中美贸易战之后,因为被制裁并且站着不肯跪,而且抗住了,更是成为类似于“民族英雄”的招牌与象征。
  然而实际上,在进入手机领域之前,华为在业内早已经是鼎鼎有名。
  1987年,基建工程兵出身的任正非退伍转业不顺,43岁的年龄下海创业,在深圳成立了华为公司,业务是代理某港商的程序交换机。
  1989年,华为开始研发交换机;
  1990年,华为开始自主研发面向小企业和酒店的pbx(公司内部电话业务网络)技术并进行商用。
  这是华为从代理走向研发开始,一艘刚刚下水的小破船,开始了它劈风斩浪、一路成长的道路。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人,包括任正非在内,能想象得到,三十年后,它会成为一艘世界瞩目的巨轮!
  它所面临的风浪,甚至已经不再是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而变成了当世两大最强国之间兴衰博弈的焦点!
  走向研发道路的华为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它的目标都是生存下去。
  2000年,华为发展顺利,年销售额突破220亿,盈利29亿人民币,但因为股权和管理等内部问题,内部危机爆发,大量人员出走,其中不乏高层,《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出来的。
  2003年,刚刚从崩溃边缘走回来的华为被美国思科公司起诉,虽然华为最终解决了这件事情,思科选择撤诉,但据后世网络传闻,这件事情给当时正处于“寒冬”的华为很大打击,连番打击之下的任正非产生了卖掉华为的想法。
  随后华为与一家美国公司(据传为摩托罗拉)达成了收购协议,后者以75亿美金收购华为,双方谈的很顺利,当年底,双方在海南签订了合同,所有华为员工做好了“放松一阵”“过好日子”的想法,因为都有股份,都可以分一笔钱。
  “不幸的”是,04年1月,收购方董事会认命了新的ceo,这位新上任的ceo认为这个收购不值得,否决了收购提案,寒冬腊月的,给正等待消息的华为浇了一盆冷水。
  几个月后,任正非给何庭波下令,后世网络传闻是:给你两万人,每年4亿美金的研发经费,把芯片做出来!
  华为由此走上芯片自研道路。
  2009年,海思发布了第一款手机芯片k3v1,怎么说呢……华为这个时候是做手机的,给运营商做贴牌手机,海思把这款芯片推给华为的手机部门,被“丑拒”。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也就是2009年10月,华为已经发布了首款支持td-lte的基带芯片巴龙700,十年之后首款支持5g的基带芯片巴龙5000就是它的后续。
  这款巴龙700将会在今年的世博会上亮相,并引起一定的注意。
  如今的海思并不起眼,但华为已经是年收入近两千亿人民币的通信巨头,国内企业五百强前五十、移动宽带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无线接入市场份额全球第二、lte专利数量占全球10%……
  还有它跟加班一样出名的高工资!
  这年头普通民众知道的华为不多,但搞技术的很多都知道,罗晨雨是听过的,甚至一度考虑过要不给跳槽过去。
  华为的全员持股模式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在里面,其他公司很难复制,因为没有老板愿意把自己的钱分出去——除非能换来更多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