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节(3 / 4)
八爷抿了抿嘴,老四这招可真够恶心,转了一圈名字没改,结果还是他的恩典。
最终还是跟其他人一同叩谢。
说完了这件事之后,四爷有关心起黄历的事来,对着内阁说,“皇帝历以后改名为公历,第一年便改为公元1年,你等尽快将公历算出来算出今年是哪一年,以后年号跟公元并用。”
内阁大臣领旨。
四爷烧了两把火之后,还剩下一把火,这最后一把火就对准了户部。
“清查往年积帐,朕看着廉亲王做的不错,可继续担负这个重任。”
户部一直是八爷在管,宗室那边因为有海运商贸补血,所以亏空还的容易,不过一些边缘的勋贵就不一样了,这些在京城消息不灵通,已经错过了之前的海贸。如今这肥肉已经被宗室给把持,些许人根本进不去,这导致还有一部分账仍然没有收回来。
这其中有些勋贵都是随同皇帝攻打三分时被封的,这些国公府、将军府因为后继无人,跟不上去,对于朝中的消息也不灵通,偏居于一隅,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而这些才些此次收账的主要目标
八爷站了出来说,“皇上,这些人对我大清都有功,此时逼着清缴欠银,要是传出去……”传出去肯定说新帝容不得人,拿这些功臣开刀。
四爷听了之后,眯了眯眼看向八爷,八爷毫不客气的回视回来。
四爷心想这才对嘛,老八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认输?
“朕相信廉亲王一定能收回这些积账,若是收回来,朕在汗阿玛面前给你请功。”
当然四爷也知道老八不是那么轻易打发的,便继续道:“廉亲王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想必这点小事应该能够办妥。”
一同站在大殿的大臣,仿佛察觉到皇帝跟廉亲王之间的火花,大气也不敢出。
最后还是八爷退后一步,“那臣弟就接下这个任务,保证不会让皇兄失望。”
虽然已经离开了紫禁城,但畅春园的太上皇,很快就得知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毕竟才刚退位,对于朝廷的事情,太上皇仍然了如指掌。
四爷下了朝之后很快来给太上皇请安,请安之后,太上皇指点他,“清剿欠银一事你办得太急躁了。”
四爷干脆的承认了,然后说,“儿子就知道急了些,可如今时不待我。”
太上皇扭头看向他,“哦,发生了什么事?”
四爷当即开口说,“这些年来,因为跟外界贸易大量的热钱涌入了大清,相当一部分抬高了物价,儿子经过清查发现光是京城,原本一文钱两个的鸡蛋,如今只能买到一个,还有米面粮油均有上涨。”说到这里四爷深吸了一口气,跟太上皇说,“最最重要的是外城已经有人开始囤积房产。”
皇城之内的房产,除了旗人,民人是无法购买,但是外城就没有那么多禁锢。
太上皇没能明白,这些跟急着收回欠银有什么关系?
四爷继续说下去,“一旦外城的黄彩被人大量的囤积在手中,就会使得百姓看到机会卖房,到时外城的房价肯定会上升,商人见利,必定也会涌入进去,大量的钱财涌入的房产之中,一定会使京城的房价高得无法承受,失去房子的百姓,就算手里拿到钱,也买不回原来的房子,这些无房的百姓肯定被逼离京。”
太上皇“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说。
“房价一高,商铺的价格也会上涨,价格一上涨,商铺内的货物肯定跟着上涨,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物品上涨到百姓都无法承受。”
这一点是肯定的,太上皇光一想就能想到这个情景。“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莫非将欠银收回来,由朝廷将那些房子购买下来?”
四爷继续说,“儿子是有此打算,由朝廷将房子拿下来,然后分租给那些百姓。”
太上皇“哼”了一声,“这是愚不可及之举。” ↑返回顶部↑
最终还是跟其他人一同叩谢。
说完了这件事之后,四爷有关心起黄历的事来,对着内阁说,“皇帝历以后改名为公历,第一年便改为公元1年,你等尽快将公历算出来算出今年是哪一年,以后年号跟公元并用。”
内阁大臣领旨。
四爷烧了两把火之后,还剩下一把火,这最后一把火就对准了户部。
“清查往年积帐,朕看着廉亲王做的不错,可继续担负这个重任。”
户部一直是八爷在管,宗室那边因为有海运商贸补血,所以亏空还的容易,不过一些边缘的勋贵就不一样了,这些在京城消息不灵通,已经错过了之前的海贸。如今这肥肉已经被宗室给把持,些许人根本进不去,这导致还有一部分账仍然没有收回来。
这其中有些勋贵都是随同皇帝攻打三分时被封的,这些国公府、将军府因为后继无人,跟不上去,对于朝中的消息也不灵通,偏居于一隅,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
而这些才些此次收账的主要目标
八爷站了出来说,“皇上,这些人对我大清都有功,此时逼着清缴欠银,要是传出去……”传出去肯定说新帝容不得人,拿这些功臣开刀。
四爷听了之后,眯了眯眼看向八爷,八爷毫不客气的回视回来。
四爷心想这才对嘛,老八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认输?
“朕相信廉亲王一定能收回这些积账,若是收回来,朕在汗阿玛面前给你请功。”
当然四爷也知道老八不是那么轻易打发的,便继续道:“廉亲王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想必这点小事应该能够办妥。”
一同站在大殿的大臣,仿佛察觉到皇帝跟廉亲王之间的火花,大气也不敢出。
最后还是八爷退后一步,“那臣弟就接下这个任务,保证不会让皇兄失望。”
虽然已经离开了紫禁城,但畅春园的太上皇,很快就得知了朝堂上发生的事情。
毕竟才刚退位,对于朝廷的事情,太上皇仍然了如指掌。
四爷下了朝之后很快来给太上皇请安,请安之后,太上皇指点他,“清剿欠银一事你办得太急躁了。”
四爷干脆的承认了,然后说,“儿子就知道急了些,可如今时不待我。”
太上皇扭头看向他,“哦,发生了什么事?”
四爷当即开口说,“这些年来,因为跟外界贸易大量的热钱涌入了大清,相当一部分抬高了物价,儿子经过清查发现光是京城,原本一文钱两个的鸡蛋,如今只能买到一个,还有米面粮油均有上涨。”说到这里四爷深吸了一口气,跟太上皇说,“最最重要的是外城已经有人开始囤积房产。”
皇城之内的房产,除了旗人,民人是无法购买,但是外城就没有那么多禁锢。
太上皇没能明白,这些跟急着收回欠银有什么关系?
四爷继续说下去,“一旦外城的黄彩被人大量的囤积在手中,就会使得百姓看到机会卖房,到时外城的房价肯定会上升,商人见利,必定也会涌入进去,大量的钱财涌入的房产之中,一定会使京城的房价高得无法承受,失去房子的百姓,就算手里拿到钱,也买不回原来的房子,这些无房的百姓肯定被逼离京。”
太上皇“嗯”了一声,示意他继续说。
“房价一高,商铺的价格也会上涨,价格一上涨,商铺内的货物肯定跟着上涨,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物品上涨到百姓都无法承受。”
这一点是肯定的,太上皇光一想就能想到这个情景。“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莫非将欠银收回来,由朝廷将那些房子购买下来?”
四爷继续说,“儿子是有此打算,由朝廷将房子拿下来,然后分租给那些百姓。”
太上皇“哼”了一声,“这是愚不可及之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