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2 / 4)
“你收礼那是为了麻痹他们。”
“是啊,可钱都进臣兜里了。”
“那是朕赏给你的,爱卿剿匪有功。”
……
皇帝跟卫成吃了茶,又聊了一场,说够本才放人出宫。
卫成出宫之后,御前伺候的还在心里嘀咕。这些天后宫不清净,有妃嫔闹起来皇上本来挺烦,卫大人一进宫大家伙儿就觉得头顶上的天都蓝了,皇上的心情也畅快起来。
难怪人家三十五岁就能坐在正二品的位置上,这本事,这两年势头不错的唐大人也及不上,谁都及不上。
第185章
待卫成报告完回府来,吴氏告诉他书房里有封信:“是团圆节前收到,送来的说是禄州郭大人写下,让你亲启。要是早一点,我就托人带淮安去交给你了,八月份收到,那会儿你们都该准备返京,也就没费那事。”
郭大人?
郭姓且同他有往来的官员只一位,就是当年一道赴京赶考的郭同窗,卫成心里大概有了数,问:“娘还有其他吩咐?若没有我去书房读信了。”
吴氏摆手,看卫成要走,她又把人叫住:“回来这一路吃苦头了吧?我儿想吃口啥?娘让厨上给你做去。”
卫成只道什么都好,他搁下话便往书房去了,姜蜜看完账册过来,听吴氏说到吃这口才想起来:“娘听说过淮扬菜吗?以清淡为主,做河鲜多,说来略有点偏甜口的,我吃着还成,回京之前带了两个厨子,要不今儿就准备上,明儿给您上两道?”
说着她还报起菜名来,什么松鼠桂鱼狮子头水晶肴肉豆腐羹的。
“听你多说几句真要流口水了,我算看明白了,你馋人来的!”
吴氏说着假意横她一眼,姜蜜挽着老太太胳膊笑:“您这么讲就冤枉媳妇了,您禁不起奔波,没法子跟着下江南去,咱们在外头瞧见好的不得带回来?淮扬菜吃得鲜,口味又比较淡,常用对身体好,您尝着感觉不错就把厨子留下,往后时常让他做几道来。还不光是大菜,另有个做小吃的行家,千层油糕阳春面虾仁馄饨灌汤包……每天清晨给您上两道,能吃一个月不重样,淮扬那片小吃最多。”
这话吴氏信了,说姜蜜出去每一年把嘴皮儿都吃利索了。
“娘嫌我话多啊?”
“我嫌什么?你们出门之后府上一日较一日清静,天天那么过着怪不习惯的,回来了好。”
“要有得选……谁想走那么远呢?还不是身不由己吗?”
姜蜜是个安分人,几个月不出二门她也不嫌烦,看看账册翻翻书管管儿女一天就挺充实,反而陪老爷南下日子过得兵荒马乱的,不是在计较这个,就是在防备那个,在外头没真正踏实过,进了家门才感觉安稳。说到这,老太太伸手拍拍她,有安慰的意思,又问:“来年还跟老三去南边?”
“去!当然要去!”
“还带小二子一起?”
“我想着就不带了吧?正是读书的岁数,老往外跑把心跑野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出去这趟足够给他开眼界。”
稍晚一些姜蜜把这事跟卫煊强调了,卫煊倒没闹他,点头说知道,说他今年的确耽误了些,来年要补上的。这番对话发生在饭桌上,卫成本在品汤,听见搁下汤碗:“倒还知道分寸,很好。”
姜蜜闻声看来:“听娘说中秋之前郭大人送了信来,写什么了?”
“升官的事,他六品了。”
“六品什么官?”
“禄州通判。”
但凡卫成待过的衙门,姜蜜能说上几句,他没待过的就一知半解了。通判这个官名姜蜜听过,是管什么的还真不清楚。看她那神情,卫成就多说了几句,说通判主要协助知府知州,分管一些地方事务,具体管哪项要看安排。 ↑返回顶部↑
“是啊,可钱都进臣兜里了。”
“那是朕赏给你的,爱卿剿匪有功。”
……
皇帝跟卫成吃了茶,又聊了一场,说够本才放人出宫。
卫成出宫之后,御前伺候的还在心里嘀咕。这些天后宫不清净,有妃嫔闹起来皇上本来挺烦,卫大人一进宫大家伙儿就觉得头顶上的天都蓝了,皇上的心情也畅快起来。
难怪人家三十五岁就能坐在正二品的位置上,这本事,这两年势头不错的唐大人也及不上,谁都及不上。
第185章
待卫成报告完回府来,吴氏告诉他书房里有封信:“是团圆节前收到,送来的说是禄州郭大人写下,让你亲启。要是早一点,我就托人带淮安去交给你了,八月份收到,那会儿你们都该准备返京,也就没费那事。”
郭大人?
郭姓且同他有往来的官员只一位,就是当年一道赴京赶考的郭同窗,卫成心里大概有了数,问:“娘还有其他吩咐?若没有我去书房读信了。”
吴氏摆手,看卫成要走,她又把人叫住:“回来这一路吃苦头了吧?我儿想吃口啥?娘让厨上给你做去。”
卫成只道什么都好,他搁下话便往书房去了,姜蜜看完账册过来,听吴氏说到吃这口才想起来:“娘听说过淮扬菜吗?以清淡为主,做河鲜多,说来略有点偏甜口的,我吃着还成,回京之前带了两个厨子,要不今儿就准备上,明儿给您上两道?”
说着她还报起菜名来,什么松鼠桂鱼狮子头水晶肴肉豆腐羹的。
“听你多说几句真要流口水了,我算看明白了,你馋人来的!”
吴氏说着假意横她一眼,姜蜜挽着老太太胳膊笑:“您这么讲就冤枉媳妇了,您禁不起奔波,没法子跟着下江南去,咱们在外头瞧见好的不得带回来?淮扬菜吃得鲜,口味又比较淡,常用对身体好,您尝着感觉不错就把厨子留下,往后时常让他做几道来。还不光是大菜,另有个做小吃的行家,千层油糕阳春面虾仁馄饨灌汤包……每天清晨给您上两道,能吃一个月不重样,淮扬那片小吃最多。”
这话吴氏信了,说姜蜜出去每一年把嘴皮儿都吃利索了。
“娘嫌我话多啊?”
“我嫌什么?你们出门之后府上一日较一日清静,天天那么过着怪不习惯的,回来了好。”
“要有得选……谁想走那么远呢?还不是身不由己吗?”
姜蜜是个安分人,几个月不出二门她也不嫌烦,看看账册翻翻书管管儿女一天就挺充实,反而陪老爷南下日子过得兵荒马乱的,不是在计较这个,就是在防备那个,在外头没真正踏实过,进了家门才感觉安稳。说到这,老太太伸手拍拍她,有安慰的意思,又问:“来年还跟老三去南边?”
“去!当然要去!”
“还带小二子一起?”
“我想着就不带了吧?正是读书的岁数,老往外跑把心跑野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出去这趟足够给他开眼界。”
稍晚一些姜蜜把这事跟卫煊强调了,卫煊倒没闹他,点头说知道,说他今年的确耽误了些,来年要补上的。这番对话发生在饭桌上,卫成本在品汤,听见搁下汤碗:“倒还知道分寸,很好。”
姜蜜闻声看来:“听娘说中秋之前郭大人送了信来,写什么了?”
“升官的事,他六品了。”
“六品什么官?”
“禄州通判。”
但凡卫成待过的衙门,姜蜜能说上几句,他没待过的就一知半解了。通判这个官名姜蜜听过,是管什么的还真不清楚。看她那神情,卫成就多说了几句,说通判主要协助知府知州,分管一些地方事务,具体管哪项要看安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