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汜胜农书(一)(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是,这玩意儿的产量实属不敢恭维。
  若想以稗子当做灾年的救急粮,杯水车薪。
  《汜胜之书》,是李孟羲接触到的唯一一部汉代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
  其最大意义,不在于其技术有多先进,而是,能让李孟羲对汉末的农业技术有个大致比较,知道汉末农业水平大致是什么样的,又有哪些本以为是古代就有的技术,却在汉末,其实是没有的。
  《汜胜之书》的意义就在于此。
  继续细看。
  第一章,为耕种技术。
  【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耕种的根本,在于时节,和土壤,适当的浇灌粪便,泽,应该是指的河里的淤泥,就能早有收获。
  而且,李孟羲想到了一件事,这本农书里,虽然说提到了用粪便来肥田,但是,好像没有写到肥发酵的技术。
  要知道,粪发酵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会烧苗的。
  也不知汉代,有堆肥的技术。
  【春冻解,地气始通,土一和解。夏至,天气始暑,阴气始盛,土复解。夏至后九十日,昼夜分,天地气和。以此时耕田,一而当五,名曰膏泽,皆得时功。】
  春天,土地解冻了,万物复苏。
  到了夏天,天气开始热。
  至于书中说的,阴气始盛,这迷信相关的内容,李孟羲自动给略过了。
  夏至后,往后数九十天,此时应该已经收完麦子了。
  在汜胜之书中,说此时,最宜开始下一轮耕种。
  这个点非常有意思。
  耕种以多久为宜,李孟羲不太清楚。
  但农书里写到是,夏至三个月之后耕种,这个时节点,应该很科学,是长久以来,农人们经验的总结,很具有参考价值。
  【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所谓强土而弱之也。】
  这一段,李孟羲大为惊讶,农书中所写,黑土最为肥沃。
  还有,把土先犁一遍,再钯一遍。犁起的土块钯成碎土之后,土壤就很松散,古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李孟羲比较清楚是为啥。
  土壤虚松了,土壤里的空气就比较充足,这时,再用耧车播种,种子播种下之后,土壤中氧含量比较高,种子更容易发芽。
  【春候地气始通:椓橛木长尺二寸,埋尺,见其二寸:立春后,土块散,上没橛,陈根可拔。此时二十日以后,和气去,即土刚。以此时耕,一而当四。和气去耕,四不当一。】
  奇怪。
  写农书的人,为何要在地里埋一个木棍,这是来测量什么的,李孟羲觉得奇怪。
  而且,书中写到很明显了,到土没了木棍之后,开始拔根。
  在李孟羲想来,这个测量方法极为不可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