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击掌为誓(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汉代原生猪种有多少呢,李孟羲不太清楚。
  据说,水稻专家在野外寻找野生水稻的时候,说随着发展和环境恶化,野生的稻种,越来越少了。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物种数量是朝越来越少的趋势变迁的。
  大致就是说,时代越久远,物种种类越杂。
  可能,汉代有三十种比较常见的猪种,到了明代,中原本土的常见猪种,就只剩十种了。
  到了现代,本土猪种就剩四五种了。
  那就是说,李孟羲若是想在汉代进行大规模的育种,生物种类资源是比较丰富的。
  如果有三十种不同的猪类可供选育,最终,如果有足够的时间,或许,真能培育出一种性价比极高,经济效益也极佳的猪类。
  到时,只凭借选育猪种这一项成就,便可名传史册了。
  纵然,儒家人看不上育种技术,但是,到了科学辉煌的时代,时代会给予公正。
  猪可培育,难点只是要有人力物力。
  专业的农业科学家完不成的事,李孟羲觉得自己可以完成。
  为何?
  因为专业的科学家也需要资金支持,育种是庞大的系统,没有资金支持,一个人单干,极难能出成绩。
  而李孟羲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他有信心在日后,有足够的权利调集人力物力。
  只这一点能随意调集人力物力的能力,就是很多科学家所没有的。
  种猪可以培育,虽然难度极大。
  难度大在,饲养猪的成本高,和育种时间长。
  猪可以育种,鸡鸭就更容易了。
  猪一年一胎,一胎七八个猪崽儿。
  而鸡鸭,一年百十个蛋,其中受精卵假设有一半,也就是能孵化五十个雏鸡。
  而鸡鸭从雏鸡到成年,两三个月,足够。
  也就是说,猪一年仅可杂交一代,鸡鸭一年可杂交四代。
  再比较其他成本。
  从各地把不同种类的猪运到一处,猪那么重,运输成本极高。
  而鸡鸭运输起来,简单多了。
  鸡鸭育种,比猪更容易出成果。
  鸡可分肉鸡和蛋鸡,一种长肉快,一种产蛋多。
  而具李孟羲所知,好像在二十一世纪,日常见的鸡种之中,没有一种产蛋多同时又长肉快的种类。
  猜测可能是决定生长和决定产蛋的这两个基因,是无法共存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