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更加焦急(1 / 3)
允熥用最快速度返回乾清宫,随意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将在场的三名四辅官叫来问道:“你们可已知晓从西北前来的文书?”
三人均摇头。他们刚才是看到了王喜听乾清门上的宦官奏报有六百里加急的文书,也看到了王喜拿着文书返回乾清宫后一脸焦急的询问小宦官皇上是否来了,明白发生了大事,但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帖木儿比预计提前起兵,十二日之前已经攻破了阿拉山口,至多再有一个月就能赶到伊吾城下,而到时大明能赶过去的将士绝不会多于十五万,而且多是骑兵或轻步兵,炮兵等断然不能赶到,可骑兵与撒马尔罕国之骑兵野战也难保得胜,只得守城。可是守城……,虽然尚炳这四年多以来一直在修建伊吾城,但毕竟与中原的大城没法相提并论。若是被帖木儿带兵攻陷,那!”允熥本来只是想对他们大略介绍一下现在的情形,但没想到说着说着就说多了。
过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咳嗽一声说道:“你们可明白伊吾局势之危急?”
“已然坏到这般地步?”暴昭皱眉道:“陛下,当初为何不让将士们早早的去伊吾预备?”
“一来,虽然伊吾土地肥沃,但毕竟人少,想要担负起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还不能,若是从中原向伊吾运粮消耗也不少,所以等到开春后才下令各地的卫所兵出发。”
“二来,也是朕与几位将军大意了。”允熥说到这里,略有些后悔。这些年大明对外打仗太顺风顺水了,自从王保保去世后还从未打过败仗,也从未丢失过一座城池,所有敌人即使听说大明要来打它,要么提前逃跑要么等在原地防守从来不敢主动进攻,所以虽然大家知晓撒马尔罕国与以往的敌人都不同,但内心的轻忽是怎么也抑制不住的。
“此事看来是几位将军对敌人轻忽的缘故。”解缙赶忙说道。
允熥却不接这话茬,而是说起了正题:“既然西北局势如此变化,朕明日,也就是五月十二日就出发启程前往西北。”
“京中之事,就交给几位先生了。安排与之前朕巡行两广时一般,小事你们蓝批,由皇后用印;大事送到行在。若是有什么十分重要但拖延不得的事情,就由皇后主持召开廷议,召集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掌印官,与五军都督府都督、锦衣卫指挥使、五军都督府断事官参加,共同商议。”
“朕不在京的这些日子,几位先生就不必每日来乾清宫理事了,去谨身殿即可。从谨身殿到乾清宫有数百步路,省的先生们多走路。”
“是,陛下。”三人忙答应。
允熥又对解缙说道:“解卿,编书的事情也放一放,朝廷大事耽误不得。”
“臣遵旨。”解缙躬身行礼。
允熥又吩咐几句,让他们回去继续票拟奏折。
他随即将舍人们叫来。“陈继、杨翥、胡俨、周述……,你们几人跟随朕一起出巡。”
陈继等人马上躬身领命,其余人等则十分羡慕:能跟随皇上一起出巡,绝对是很受重用的表现。
也有人偷偷看向杨峰。刚才允熥所点的这几人没有包括他,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不打算带着他去西北么?还是有别的缘故?这人思量起来。
允熥吩咐道:“这次虽是出巡西北,但一路上要经过北方的许多地方,你们要注意观察沿路各地的民情如何。去时已来不及,等从西北返回时朕可要考较你们。”
“臣遵旨。”他们马上答应。
允熥又对刚才没有点到名字的人道:“你们虽然留在京城,但也并不轻松。原来只是让先生们票拟的折子变成了蓝批,事情可不好处置,定然会有更多的事情交给你们。可不要出纰漏。”
“是,陛下。”这些人听到这话心情好了许多,也躬身答应。
允熥点点头,说道:“诸位爱卿都退下吧,杨峰,你留下。”
大家偷偷看了杨峰一眼,随即行礼退下。
“杨峰,你可愿去西北打仗?不是跟在朕身边为舍人,而是领兵出征?”允熥也不废话,直接说道。
“臣愿意。”杨峰也没有任何扭捏,直接回答。
“如此甚好。杨峰,朕加你参将衔,明日一早与府军前、左、右三卫一起出发,统领上直卫除府军左右卫、虎贲左卫之外的其余五个卫所!”虽然此事允熥早就已经想好,但事到临头还是略有些犹豫,顿了顿才说道。毕竟,即使统领上直卫这样的绝对主力战死的可能很低很低,但也仍然存在可能。
杨峰却没想那么多,听到这话只是非常高兴的答应:“谢陛下恩典。”
他也丝毫不觉得为难。之前他可是在边关当过副将、统领过数万大军的人,虽然常设的边关副将未必及的上这样规模大军的参将,但差得也不远。
“只是,罢了。”允熥忽然又有些莫名的说了这句话,让他退下了。 ↑返回顶部↑
三人均摇头。他们刚才是看到了王喜听乾清门上的宦官奏报有六百里加急的文书,也看到了王喜拿着文书返回乾清宫后一脸焦急的询问小宦官皇上是否来了,明白发生了大事,但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帖木儿比预计提前起兵,十二日之前已经攻破了阿拉山口,至多再有一个月就能赶到伊吾城下,而到时大明能赶过去的将士绝不会多于十五万,而且多是骑兵或轻步兵,炮兵等断然不能赶到,可骑兵与撒马尔罕国之骑兵野战也难保得胜,只得守城。可是守城……,虽然尚炳这四年多以来一直在修建伊吾城,但毕竟与中原的大城没法相提并论。若是被帖木儿带兵攻陷,那!”允熥本来只是想对他们大略介绍一下现在的情形,但没想到说着说着就说多了。
过了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咳嗽一声说道:“你们可明白伊吾局势之危急?”
“已然坏到这般地步?”暴昭皱眉道:“陛下,当初为何不让将士们早早的去伊吾预备?”
“一来,虽然伊吾土地肥沃,但毕竟人少,想要担负起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还不能,若是从中原向伊吾运粮消耗也不少,所以等到开春后才下令各地的卫所兵出发。”
“二来,也是朕与几位将军大意了。”允熥说到这里,略有些后悔。这些年大明对外打仗太顺风顺水了,自从王保保去世后还从未打过败仗,也从未丢失过一座城池,所有敌人即使听说大明要来打它,要么提前逃跑要么等在原地防守从来不敢主动进攻,所以虽然大家知晓撒马尔罕国与以往的敌人都不同,但内心的轻忽是怎么也抑制不住的。
“此事看来是几位将军对敌人轻忽的缘故。”解缙赶忙说道。
允熥却不接这话茬,而是说起了正题:“既然西北局势如此变化,朕明日,也就是五月十二日就出发启程前往西北。”
“京中之事,就交给几位先生了。安排与之前朕巡行两广时一般,小事你们蓝批,由皇后用印;大事送到行在。若是有什么十分重要但拖延不得的事情,就由皇后主持召开廷议,召集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掌印官,与五军都督府都督、锦衣卫指挥使、五军都督府断事官参加,共同商议。”
“朕不在京的这些日子,几位先生就不必每日来乾清宫理事了,去谨身殿即可。从谨身殿到乾清宫有数百步路,省的先生们多走路。”
“是,陛下。”三人忙答应。
允熥又对解缙说道:“解卿,编书的事情也放一放,朝廷大事耽误不得。”
“臣遵旨。”解缙躬身行礼。
允熥又吩咐几句,让他们回去继续票拟奏折。
他随即将舍人们叫来。“陈继、杨翥、胡俨、周述……,你们几人跟随朕一起出巡。”
陈继等人马上躬身领命,其余人等则十分羡慕:能跟随皇上一起出巡,绝对是很受重用的表现。
也有人偷偷看向杨峰。刚才允熥所点的这几人没有包括他,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不打算带着他去西北么?还是有别的缘故?这人思量起来。
允熥吩咐道:“这次虽是出巡西北,但一路上要经过北方的许多地方,你们要注意观察沿路各地的民情如何。去时已来不及,等从西北返回时朕可要考较你们。”
“臣遵旨。”他们马上答应。
允熥又对刚才没有点到名字的人道:“你们虽然留在京城,但也并不轻松。原来只是让先生们票拟的折子变成了蓝批,事情可不好处置,定然会有更多的事情交给你们。可不要出纰漏。”
“是,陛下。”这些人听到这话心情好了许多,也躬身答应。
允熥点点头,说道:“诸位爱卿都退下吧,杨峰,你留下。”
大家偷偷看了杨峰一眼,随即行礼退下。
“杨峰,你可愿去西北打仗?不是跟在朕身边为舍人,而是领兵出征?”允熥也不废话,直接说道。
“臣愿意。”杨峰也没有任何扭捏,直接回答。
“如此甚好。杨峰,朕加你参将衔,明日一早与府军前、左、右三卫一起出发,统领上直卫除府军左右卫、虎贲左卫之外的其余五个卫所!”虽然此事允熥早就已经想好,但事到临头还是略有些犹豫,顿了顿才说道。毕竟,即使统领上直卫这样的绝对主力战死的可能很低很低,但也仍然存在可能。
杨峰却没想那么多,听到这话只是非常高兴的答应:“谢陛下恩典。”
他也丝毫不觉得为难。之前他可是在边关当过副将、统领过数万大军的人,虽然常设的边关副将未必及的上这样规模大军的参将,但差得也不远。
“只是,罢了。”允熥忽然又有些莫名的说了这句话,让他退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