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回程偶遇故人(2 / 2)
更令人意外的事还在后面,蓬头垢面的李诚,看见了路边的人堆里有一个熟人。
李诚勒马停下,冲路边的熟人招手道:“你怎么在这里?”
成柱激动的不能自已,冲上来冲李诚拜服道:“成柱见过先生,先生一向可好?”
李诚翻身下马,冲这个昔日拦着他的游侠儿笑道:“我挺好的,倒是你,在玉门关做啥?”
成柱挠挠头道:“小的游历陇右,结识了一群兄弟。当初大军过关,小的重病在床,耽误了随军而行。如今朝廷露布上说高昌为西州,便欲前往西州闯荡一番。这一辈子,再关内呆着,怕是没有甚么机会出人头地了。”
李诚惊讶道:“沙漠道路难行,兼有不测之风云,尔等妄自闯入,怕是要凶多吉少。”
成柱豪气道:“兄弟们早就相好了,跟着一支商队往西州去。此前还打问过一些老向导,做好了一应准备。男儿大丈夫,总不能蝇营狗苟一辈子吧?”
李诚听了不禁感慨:“既然你下了决心,我也不劝你。这样吧,晚上到军中来,我给你写封信。你拿着信去找西州总管裴行俭,不怕没有用武之地。”
大军在玉门关休整三日,然后才继续上路。期间李诚送走了成柱,还赞助了他一些物资。成柱这波人也很有意思,都是一群游侠儿,在地方上就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到了西州,没准还能发挥出大作用呢。
这个年代的年轻人,似乎更为激进一点。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有一个发挥的空间。成柱这波人还不少呢,一百来号人,不少都是读过书的,家庭环境都还不错。都是因为个人的原因,类似崔成那种,在家里不受待见的。
一群年轻人,凑在一起,不怕天高地厚,要去西域打拼。送走他们的时候,李诚不禁追思前汉,大军出征时,无数青年自带干粮和兵器,跟着大军一起出征。三千人的队伍,最后能给你膨胀出三万来,这都是比较少的。
汉唐有异曲同工之处,两个朝代都是把着力点放在了西域。两个时代,都不乏胸怀豪情壮志,一路往西的青年才俊。
过了玉门关,大军的行军速度反而慢下来了,沿途不断有辅兵离开队伍回家。没到一地,官员对于西征归来的各位将军趋之若鹜,不消说是看好他们的前程了,要提前投资。
李诚对沿途的宴请一律拒绝,不是不给面子,而是真的不喜欢这种应酬,没什么意思。装病成为了李诚最熟悉的手段了。一路低调的李诚,回到长安时,已经是九月。重阳节都过了。大军出现在长安城外的时候,这个古都再次沸腾了。
这个时候,李诚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城外十里长亭有人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棚子,上面写了一行打字“平康坊群芳恭迎自成先生回家”。
后来李诚才知道,为了迎接他回来,平康坊的娘子们,集体罢工休假三日。不断的派人往西,打探大军的行程。
这个事情的发起者,自然是若儿,别人也闹不出这么大的阵仗。发起归发起,响应的热潮还是出乎了预料,尤其是那些年老色衰的娘子,更是热情饱满的投入进来。
对于她们来说,李诚的恩德,不啻再造!
至于那些正当红的娘子,可以理解为蹭热度!如果能被李诚看上眼,得一夕之欢,身价将暴增。可惜,这样的例子,至今没出现过。明月是个例外,而且她成了李诚人之后,就再也没接客人,而是专心的搞剧场了。 ↑返回顶部↑
李诚勒马停下,冲路边的熟人招手道:“你怎么在这里?”
成柱激动的不能自已,冲上来冲李诚拜服道:“成柱见过先生,先生一向可好?”
李诚翻身下马,冲这个昔日拦着他的游侠儿笑道:“我挺好的,倒是你,在玉门关做啥?”
成柱挠挠头道:“小的游历陇右,结识了一群兄弟。当初大军过关,小的重病在床,耽误了随军而行。如今朝廷露布上说高昌为西州,便欲前往西州闯荡一番。这一辈子,再关内呆着,怕是没有甚么机会出人头地了。”
李诚惊讶道:“沙漠道路难行,兼有不测之风云,尔等妄自闯入,怕是要凶多吉少。”
成柱豪气道:“兄弟们早就相好了,跟着一支商队往西州去。此前还打问过一些老向导,做好了一应准备。男儿大丈夫,总不能蝇营狗苟一辈子吧?”
李诚听了不禁感慨:“既然你下了决心,我也不劝你。这样吧,晚上到军中来,我给你写封信。你拿着信去找西州总管裴行俭,不怕没有用武之地。”
大军在玉门关休整三日,然后才继续上路。期间李诚送走了成柱,还赞助了他一些物资。成柱这波人也很有意思,都是一群游侠儿,在地方上就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到了西州,没准还能发挥出大作用呢。
这个年代的年轻人,似乎更为激进一点。他们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有一个发挥的空间。成柱这波人还不少呢,一百来号人,不少都是读过书的,家庭环境都还不错。都是因为个人的原因,类似崔成那种,在家里不受待见的。
一群年轻人,凑在一起,不怕天高地厚,要去西域打拼。送走他们的时候,李诚不禁追思前汉,大军出征时,无数青年自带干粮和兵器,跟着大军一起出征。三千人的队伍,最后能给你膨胀出三万来,这都是比较少的。
汉唐有异曲同工之处,两个朝代都是把着力点放在了西域。两个时代,都不乏胸怀豪情壮志,一路往西的青年才俊。
过了玉门关,大军的行军速度反而慢下来了,沿途不断有辅兵离开队伍回家。没到一地,官员对于西征归来的各位将军趋之若鹜,不消说是看好他们的前程了,要提前投资。
李诚对沿途的宴请一律拒绝,不是不给面子,而是真的不喜欢这种应酬,没什么意思。装病成为了李诚最熟悉的手段了。一路低调的李诚,回到长安时,已经是九月。重阳节都过了。大军出现在长安城外的时候,这个古都再次沸腾了。
这个时候,李诚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城外十里长亭有人搭建了一个巨大的棚子,上面写了一行打字“平康坊群芳恭迎自成先生回家”。
后来李诚才知道,为了迎接他回来,平康坊的娘子们,集体罢工休假三日。不断的派人往西,打探大军的行程。
这个事情的发起者,自然是若儿,别人也闹不出这么大的阵仗。发起归发起,响应的热潮还是出乎了预料,尤其是那些年老色衰的娘子,更是热情饱满的投入进来。
对于她们来说,李诚的恩德,不啻再造!
至于那些正当红的娘子,可以理解为蹭热度!如果能被李诚看上眼,得一夕之欢,身价将暴增。可惜,这样的例子,至今没出现过。明月是个例外,而且她成了李诚人之后,就再也没接客人,而是专心的搞剧场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