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国之脊梁也(1 / 2)
李诚不打算针对魏征,前提是他不针对自己。所以,释放出善意。
对于自身,李诚有清晰的定位,就是一个历史上的小人物。野心这个东西真不是好东西。
正所谓爬的越高,摔的越惨。在这个封建君主集权的时代,除非你当皇帝,不然迟早被自己的野心玩死。就算当了皇帝,在李诚看来也不是啥好事。唐朝的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
君臣之间,皇族与士族之间,李诚希望存在一个平衡点。不管歪向哪一边,都不是好事。
现在看来,士族对皇权的约束力太过强大,所以李诚才会跟着皇帝混。其实,也没别的选择,毕竟他身后没有庞大的家族做后盾,孤身一人穿越唐朝,你算哪根葱?
还有一点,只要李世民在一天,李诚就不打算入朝为官。原因也很简单,贞观一朝,事情太多了。李世民的这帮儿子,就没个省油灯。打死李诚都不牵扯进储君之争中去。
李诚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不等于李世民就要放过李诚。
“各位爱卿,自成才华出征,朕欲用其为中书舍人,各位爱卿,以为然否。”李世民素来赏罚分明,这就是要摆明了用李诚了。中书舍人这个位子可不简单,别看官不大,正五品上,那是能经常看见皇帝的。类似于起草文件的秘书。
这个情况下,一干大臣自然没法反驳,李诚的功劳太大了,封个五品官不算啥。你要拿李诚有没有才能胜任这个位子来说话,李世民往你脸上丢一篇《爱莲说》。
“陛下圣明!”温彦博颤抖着附和,其余大臣一看,也都附和了。
李诚赶紧开口:“陛下,臣怕做不来这事情。”这是婉言拒绝的意思,知道大家都这么理解。不就是装个样子么,回头李世民强行启用,你也就顺水推舟了,了解。
但是李世民不这么想,他知道李诚是在说真话,毕竟李诚没跟他说过假话。其实是,李诚说了假话,李世民也分不出来而已。
“怎么,朕不配自成辅佐么?”李世民拉下脸来了,当着几十号重臣的面,就这么不给面子么?你小子,别过分啊。
众位文武大臣一看这气氛,不对啊。陛下一向宽宏大量,怎么为这点小事拉下脸呢?
他们还是不了解李诚,这货是真的不想做官。
“回陛下,臣这个人吧,说的好听一点,不愿意受束缚,说的难听一点,散漫惯了。中书舍人一职,太过重要了。陛下非要臣做官,也不是不行,要不在少府监给臣找个差事?”
一番话说完,李世民对这小子的反应是麻木了,其他大臣听啥掉了。中书舍人啊,你一个毫无根基的家伙,居然推掉这个机会?跟在皇帝跟前,以后提拔起来多快啊。
这人就是这样,你在皇帝跟前经常出现,自然就进入了皇帝的视线。一旦将来有机会,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有这么一个人。那些见不到皇帝面的人,有机会也轮不到你啊。
在场的各位文武大臣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是李诚这个年龄,能坐在中书舍人的位子上,那心里是何等的雀跃。但是李诚呢,拒绝了。
这时候你再说李诚一门心思钻营,以退为进,那真叫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李世民听了则是另外一种反应,李诚肯定是有什么想法的。所以,他没有生气,而是反问一句:“为何要在少府监做官?”
李诚拱手道:“陛下,臣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脑子里会有些奇思怪想。中书舍人,整日与文字打交道,臣不喜。您也看见了,臣制作的曲辕犁,就是胡思乱想出来的。”
李世民狐疑的看着他,想了想:“朕明白了,你这是不想耽误自己挣钱啊。”
李诚一脸的尴尬,可怜巴巴的低声道:“陛下,生活已经很艰难了,就不要拆穿臣了。”
现场一阵死寂,谁都没想到,李诚居然是因为这个理由,放弃了中书舍人的职位。真是,没法理解的思维模式,属于李诚特有的套路。这孙子,真的是要公私兼顾,还说出来了。
“生活艰难?”李世民目瞪口呆,看着这个皮厚超过城墙的家伙,睁着眼睛胡说八道。这现场的各位大臣,哪个挣钱都没你快好不好?
鳖了一口气,李世民气的抬脚就踹,李诚结结实实的吃了一脚,顺势一滚,口中大声道:“陛下赎罪,陛下赎罪。”话是这么说,但语气却非常的欢快。
“哈哈哈!”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憋半天没憋住,大声笑了出来。这个带头发笑的是李孝恭,他开了头,其他人都忍不住了。李诚这家伙,顶着名仕的光环,却毫无名仕做派。
没法子,反差太大了!想憋着笑,难度太大了。只要是看过李诚的诗文的人,心里都会有这种感慨。这人怎么这样啊,名仕的风骨就真的不要了?
对比一下长安城那些科举出来的文臣,一个一个,走到哪都要摆着架子,没事就拽文,恨不得满世界都知道,他们是新科进士。 ↑返回顶部↑
对于自身,李诚有清晰的定位,就是一个历史上的小人物。野心这个东西真不是好东西。
正所谓爬的越高,摔的越惨。在这个封建君主集权的时代,除非你当皇帝,不然迟早被自己的野心玩死。就算当了皇帝,在李诚看来也不是啥好事。唐朝的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
君臣之间,皇族与士族之间,李诚希望存在一个平衡点。不管歪向哪一边,都不是好事。
现在看来,士族对皇权的约束力太过强大,所以李诚才会跟着皇帝混。其实,也没别的选择,毕竟他身后没有庞大的家族做后盾,孤身一人穿越唐朝,你算哪根葱?
还有一点,只要李世民在一天,李诚就不打算入朝为官。原因也很简单,贞观一朝,事情太多了。李世民的这帮儿子,就没个省油灯。打死李诚都不牵扯进储君之争中去。
李诚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不等于李世民就要放过李诚。
“各位爱卿,自成才华出征,朕欲用其为中书舍人,各位爱卿,以为然否。”李世民素来赏罚分明,这就是要摆明了用李诚了。中书舍人这个位子可不简单,别看官不大,正五品上,那是能经常看见皇帝的。类似于起草文件的秘书。
这个情况下,一干大臣自然没法反驳,李诚的功劳太大了,封个五品官不算啥。你要拿李诚有没有才能胜任这个位子来说话,李世民往你脸上丢一篇《爱莲说》。
“陛下圣明!”温彦博颤抖着附和,其余大臣一看,也都附和了。
李诚赶紧开口:“陛下,臣怕做不来这事情。”这是婉言拒绝的意思,知道大家都这么理解。不就是装个样子么,回头李世民强行启用,你也就顺水推舟了,了解。
但是李世民不这么想,他知道李诚是在说真话,毕竟李诚没跟他说过假话。其实是,李诚说了假话,李世民也分不出来而已。
“怎么,朕不配自成辅佐么?”李世民拉下脸来了,当着几十号重臣的面,就这么不给面子么?你小子,别过分啊。
众位文武大臣一看这气氛,不对啊。陛下一向宽宏大量,怎么为这点小事拉下脸呢?
他们还是不了解李诚,这货是真的不想做官。
“回陛下,臣这个人吧,说的好听一点,不愿意受束缚,说的难听一点,散漫惯了。中书舍人一职,太过重要了。陛下非要臣做官,也不是不行,要不在少府监给臣找个差事?”
一番话说完,李世民对这小子的反应是麻木了,其他大臣听啥掉了。中书舍人啊,你一个毫无根基的家伙,居然推掉这个机会?跟在皇帝跟前,以后提拔起来多快啊。
这人就是这样,你在皇帝跟前经常出现,自然就进入了皇帝的视线。一旦将来有机会,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有这么一个人。那些见不到皇帝面的人,有机会也轮不到你啊。
在场的各位文武大臣扪心自问,如果自己是李诚这个年龄,能坐在中书舍人的位子上,那心里是何等的雀跃。但是李诚呢,拒绝了。
这时候你再说李诚一门心思钻营,以退为进,那真叫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李世民听了则是另外一种反应,李诚肯定是有什么想法的。所以,他没有生气,而是反问一句:“为何要在少府监做官?”
李诚拱手道:“陛下,臣喜欢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脑子里会有些奇思怪想。中书舍人,整日与文字打交道,臣不喜。您也看见了,臣制作的曲辕犁,就是胡思乱想出来的。”
李世民狐疑的看着他,想了想:“朕明白了,你这是不想耽误自己挣钱啊。”
李诚一脸的尴尬,可怜巴巴的低声道:“陛下,生活已经很艰难了,就不要拆穿臣了。”
现场一阵死寂,谁都没想到,李诚居然是因为这个理由,放弃了中书舍人的职位。真是,没法理解的思维模式,属于李诚特有的套路。这孙子,真的是要公私兼顾,还说出来了。
“生活艰难?”李世民目瞪口呆,看着这个皮厚超过城墙的家伙,睁着眼睛胡说八道。这现场的各位大臣,哪个挣钱都没你快好不好?
鳖了一口气,李世民气的抬脚就踹,李诚结结实实的吃了一脚,顺势一滚,口中大声道:“陛下赎罪,陛下赎罪。”话是这么说,但语气却非常的欢快。
“哈哈哈!”终于有人忍不住了,憋半天没憋住,大声笑了出来。这个带头发笑的是李孝恭,他开了头,其他人都忍不住了。李诚这家伙,顶着名仕的光环,却毫无名仕做派。
没法子,反差太大了!想憋着笑,难度太大了。只要是看过李诚的诗文的人,心里都会有这种感慨。这人怎么这样啊,名仕的风骨就真的不要了?
对比一下长安城那些科举出来的文臣,一个一个,走到哪都要摆着架子,没事就拽文,恨不得满世界都知道,他们是新科进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