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1 / 4)
李德林似是明白了什么,嘴唇动了动,“阿月,你是不是卜卦到了什么。”
贺盾头一次说得这么明白,点头道,“大人您父亲官职的事会被揪出来,伪造官身是欺君大罪……当初挑的店铺也有问题,其他还有许多小罪状,这些原本不算什么,但麻烦的是皇上现在一听您的话便习惯性反驳,这样的话,十之八[九要发雷霆大怒的。”杨坚勃然大怒,贬官一贬三千里,李德林求以散官的身份参与朝政,杨坚都不允许,两人的关系到了不可恢复的地步。
最后李德林任职的地州天灾干旱,李德林领着百姓们挖井引水,尽力了却没能挽救灾情,杨坚以为不吉,责备他吏政无力,贬官斥责.
李德林郁郁而终,一代功臣名臣,便这么含冤病逝了。
一对原本默契十足生死相交的君臣走到现在这般境地,让人心有唏嘘,遗憾不已,至少李德林,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第67章 你定能受益匪浅
李德林不该有这样的结局。
基本上除了平陈的大计,杨坚已经听不进李德林的劝诫了。
贺盾说的是实话,李德林父亲官身有误的事,如若不是特意派人前往北齐旧地去查,除了李德林本人,旁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这是兵荒马乱之年的惯常做法,以往皇帝为重用他国的寒门之士,便是知道事实有误,通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这前提是没有政敌拿这件事做文章,杨坚对他也还有宽容信任之在。
眼下这般景况,只会越来越糟,贺盾想着李德林最后一退再退,想要以散官的身份参与朝政不被允许的情形,心里发堵,便更想先把李德林劝出来再说,便是暂且停一停也好,杨坚对李德林的厌恶,几乎是和李德林的战斗力成正比的,但李德林死不回头,结果只会越来越糟。
“店铺的事我不清楚,但这店铺当初是皇上让我挑的,皇上断不会……”李德林话说到半截,便自己停下来了,神色惨然,“事已至此,想太多也无益,心存幻念,反倒是我着相了。”
贺盾仔细回想了一遍,摇头道,“店铺的事具体是什么问题我记不清楚了,得去查查才行,不过高阿那肱是因为造反被杀的北齐旧臣,皇上听说你和高阿那肱扯上关系,生气是肯定的了……”
李德林点头苦笑,“我哪里知道这些,当时不过随手一点,这事往大处了抓,皇上万一记不得这件事,又容不下我解释,这事当真摆明在台面上,皇上生起气来,我是百口莫辩,便是不死,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生气本也无妨,但难免有一些政治家们,为了让自己的政令得以顺利的实施,很多时候政敌和看不过眼的人出了事,多半都要借题发挥。
闹得严重了,芝麻绿豆的事都能牵连出一大堆来。
贺盾点头道,“店铺的事我回去与阿摩说,让他先派人回晋阳,早些解决了便好。”
店铺的事还不算大事,总归这些案底还未被爆出来,先一步把店铺找出来,有问题把问题解决了,解决不了明明白白上报给杨坚,否则这件事再由别人的口转述检举给杨坚,再加上李父官身的事,杨坚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皇帝手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生气起来什么事都做得出。
李德林似是已经没有力气想这些了,半响摇摇头,怅然无比,“阿月,我当真要离开长安了么?”
“想为百姓做事,不一定非得要在朝堂之上。”贺盾见他神色犹豫,拜了一拜,无奈道,“总之我与大人有救命之恩,与百药也有救命之恩,这次是以恩相胁,定要大人随我一起走的。”
李德林似是想起当年与王轨被宇文赟问罪的情形,苦笑一声,“也罢,铺子有问题,我总归要自己走这一遭。”
能走出这一步便好,贺盾半悬着的心落回去一半,见李德林心情低落,便努力组织语言宽慰道,“皇上对您有感情,只是治国理念不同,您又太过耿直,两人才会常常吵架,退一步,歇一歇,以后定会有转机的。”
李德林给予的,是杨坚需要的,但不是现在的杨坚能理会得到的,相看生厌恶,再待在一起,只会恶果循环,不可收拾,缓一缓,说不定杨坚还记得以往的情分。
李德林摇头,皇上认为百药德行有差不配为东宫舍人,杨素杨广虽是极力保荐百药不被责难,但百药被同僚排挤,如今已经辞官回家避祸。
这些原本不是什么大事,但他现在正是被皇帝厌恶的风口浪尖上,小事也变成大事了,同僚都看得比他清,原先有说有笑的上下朝渐渐变成独行,大概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他的政见皇帝要么听了便过,要么勃然大怒严加斥责,一些合理皇帝又认可的政令,经过他的口一出来,反倒变了味。
他这是路走到尽头了。
事已至此,多想也无益。
李德林见贺盾目带担忧,倒是摇头笑了一句,“阿月你也莫说什么挟恩不挟恩,我知你是不想看我走绝路,阿月你放心,当年你劝我和王轨的话,这些年我也没忘记过,你说得对,为生民立命,也不一定非得要在长安城,我明白阿月你的意思……”
李德林说着起身朝贺盾行了一礼,拜道,“等去了晋阳,便劳烦阿月阿摩照拂了。” ↑返回顶部↑
贺盾头一次说得这么明白,点头道,“大人您父亲官职的事会被揪出来,伪造官身是欺君大罪……当初挑的店铺也有问题,其他还有许多小罪状,这些原本不算什么,但麻烦的是皇上现在一听您的话便习惯性反驳,这样的话,十之八[九要发雷霆大怒的。”杨坚勃然大怒,贬官一贬三千里,李德林求以散官的身份参与朝政,杨坚都不允许,两人的关系到了不可恢复的地步。
最后李德林任职的地州天灾干旱,李德林领着百姓们挖井引水,尽力了却没能挽救灾情,杨坚以为不吉,责备他吏政无力,贬官斥责.
李德林郁郁而终,一代功臣名臣,便这么含冤病逝了。
一对原本默契十足生死相交的君臣走到现在这般境地,让人心有唏嘘,遗憾不已,至少李德林,不该是这样的结局。
第67章 你定能受益匪浅
李德林不该有这样的结局。
基本上除了平陈的大计,杨坚已经听不进李德林的劝诫了。
贺盾说的是实话,李德林父亲官身有误的事,如若不是特意派人前往北齐旧地去查,除了李德林本人,旁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这是兵荒马乱之年的惯常做法,以往皇帝为重用他国的寒门之士,便是知道事实有误,通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这前提是没有政敌拿这件事做文章,杨坚对他也还有宽容信任之在。
眼下这般景况,只会越来越糟,贺盾想着李德林最后一退再退,想要以散官的身份参与朝政不被允许的情形,心里发堵,便更想先把李德林劝出来再说,便是暂且停一停也好,杨坚对李德林的厌恶,几乎是和李德林的战斗力成正比的,但李德林死不回头,结果只会越来越糟。
“店铺的事我不清楚,但这店铺当初是皇上让我挑的,皇上断不会……”李德林话说到半截,便自己停下来了,神色惨然,“事已至此,想太多也无益,心存幻念,反倒是我着相了。”
贺盾仔细回想了一遍,摇头道,“店铺的事具体是什么问题我记不清楚了,得去查查才行,不过高阿那肱是因为造反被杀的北齐旧臣,皇上听说你和高阿那肱扯上关系,生气是肯定的了……”
李德林点头苦笑,“我哪里知道这些,当时不过随手一点,这事往大处了抓,皇上万一记不得这件事,又容不下我解释,这事当真摆明在台面上,皇上生起气来,我是百口莫辩,便是不死,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了。”
生气本也无妨,但难免有一些政治家们,为了让自己的政令得以顺利的实施,很多时候政敌和看不过眼的人出了事,多半都要借题发挥。
闹得严重了,芝麻绿豆的事都能牵连出一大堆来。
贺盾点头道,“店铺的事我回去与阿摩说,让他先派人回晋阳,早些解决了便好。”
店铺的事还不算大事,总归这些案底还未被爆出来,先一步把店铺找出来,有问题把问题解决了,解决不了明明白白上报给杨坚,否则这件事再由别人的口转述检举给杨坚,再加上李父官身的事,杨坚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皇帝手里握着天下人的生杀大权,生气起来什么事都做得出。
李德林似是已经没有力气想这些了,半响摇摇头,怅然无比,“阿月,我当真要离开长安了么?”
“想为百姓做事,不一定非得要在朝堂之上。”贺盾见他神色犹豫,拜了一拜,无奈道,“总之我与大人有救命之恩,与百药也有救命之恩,这次是以恩相胁,定要大人随我一起走的。”
李德林似是想起当年与王轨被宇文赟问罪的情形,苦笑一声,“也罢,铺子有问题,我总归要自己走这一遭。”
能走出这一步便好,贺盾半悬着的心落回去一半,见李德林心情低落,便努力组织语言宽慰道,“皇上对您有感情,只是治国理念不同,您又太过耿直,两人才会常常吵架,退一步,歇一歇,以后定会有转机的。”
李德林给予的,是杨坚需要的,但不是现在的杨坚能理会得到的,相看生厌恶,再待在一起,只会恶果循环,不可收拾,缓一缓,说不定杨坚还记得以往的情分。
李德林摇头,皇上认为百药德行有差不配为东宫舍人,杨素杨广虽是极力保荐百药不被责难,但百药被同僚排挤,如今已经辞官回家避祸。
这些原本不是什么大事,但他现在正是被皇帝厌恶的风口浪尖上,小事也变成大事了,同僚都看得比他清,原先有说有笑的上下朝渐渐变成独行,大概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他的政见皇帝要么听了便过,要么勃然大怒严加斥责,一些合理皇帝又认可的政令,经过他的口一出来,反倒变了味。
他这是路走到尽头了。
事已至此,多想也无益。
李德林见贺盾目带担忧,倒是摇头笑了一句,“阿月你也莫说什么挟恩不挟恩,我知你是不想看我走绝路,阿月你放心,当年你劝我和王轨的话,这些年我也没忘记过,你说得对,为生民立命,也不一定非得要在长安城,我明白阿月你的意思……”
李德林说着起身朝贺盾行了一礼,拜道,“等去了晋阳,便劳烦阿月阿摩照拂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