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1 / 4)
村民们看着好奇,纷纷笑了起来:“这飞虫得用抓的,这光喷水可没用。”
顾盼儿没有理会他们的笑话,喷完了就走人。
倒是顾清解释了一下:“这才想了个法子治这飞虫,也不知道方法行不行,到时候要是行的通的话,大家也可以试一下。”
村民们一听有法子,立马就打听起来,可再往下顾清就不说了。
村民们不免有些失望,不过本就没抱多大的希望,所以这失望也不大。
一直以来大家对付这飞虫子都是用抓的,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对所谓的新法子,大家都持有怀疑的态度,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第二天与顾盼儿相熟的那六家人也用起了同样的喷雾器,往稻秧子上面喷洒着不知名的水,即使有人上前去问,那六家人也没透出点啥出来,只说先看看情况。
然而就在这天,有人发现顾盼儿家的水田变了样,不止是那些飞虫子,就连那些烦人的蚂蟥还有田螺等都死得干干净净。这一发现可不得了,不多时就传得沸沸扬扬,村民们纷纷赶到顾盼儿家的田去看个究竟,竟真没有发现有活着的飞虫子。
“快去清哥儿家问问,他们家肯定有治这飞虫的法子!”
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句,村民们即朝顾盼儿家赶了过去,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声势极为浩大,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村子里出了什么事。
顾盼儿家大门紧闭,外面贴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有事找村长!
村里人大多都不认识字,一群人凑凑合合地吧啦了好久,才终于将这几个字给拼了出来,激动地叫了起来:“有事找村长!就是这么念的!”
人群后面有人大喊:“听说清哥儿家把这治飞虫的办法告诉了村长,让咱们要是想知道法子的话就去找村长,大伙还等啥,赶紧找村长去啊!”
大伙一听,赶紧转了身,朝村长家奔了过去。
村长得到顾盼儿告之的办法,既是高兴又是恼怒,这顾大丫简直就是个混账,每次这种吃力又不怎么讨好的事情都落到他这个村长头上。说什么他是村长,只要把这件事办好,一定会得到村民们诚心诚意的感谢,并且要是将这件事禀报到县里去,说不定还能得到县令的颁奖啥的。
“有这么好的事情,你自己咋不去干?”村长嘴里头骂骂咧咧地,可这心里头也忍不住琢磨起来,要是这个法子真有用的话,的确得到县里头说说。毕竟这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谁的日子过得都不好,要是有个好法子自然要让老百姓都知道才行。
至于颁奖啥的,村长还真没咋惦记,跟这官府打交道,只要不掉层皮都是好的。
事情也不容村长多想,村民们就跟赶羊似的,蜂拥而来直接堵了门。
村长提着锣子出来,猛敲了敲,骂道:“嚷嚷什么嚷嚷,这么吵还咋说话?大伙的来意我也知道,可大伙也别光看清哥儿家的田啊!昨天清哥儿家的田试过了,看着效果还挺好的,不过那也只是一家不是?今个儿老方、土根、大壮、青禾、生子还有铁头这六家人都在试用。这好不好,行不行的,还得明天看看,大伙这会急着也没用,这事等明天再说!”
大伙听说这六家人也在试着,顿时就议论纷纷起来,这心里头虽然急着知道是咋弄的虫子都死光了,可也想等到明天再看看结果咋样。
权宜之下,大伙都退了回去。
不过虽然大伙都退了,那六家人的田边上,却多了不少人,包括顾盼儿家的,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只要发现有一丁点的变化,立马就会叫起来。
结果是等不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大伙又堵在了村长家门口。
而此时顾盼儿已经将不少的茶粕送到村长家,并告诉了村长用法用量,其余的事情就交给村长去办,顾盼儿自己则当成了撒手掌柜。为啥说是撒手掌柜?自然是因为这些茶粕不是白给的,而是要收钱的,不过顾盼儿卖得并不贵,一亩田花上三文钱就能买到足够的茶粕来用,算起来真心不贵。
顾盼儿其实并不稀罕这点钱,而是不想让村民们不劳而获,形成他们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这卖茶粕的钱,顾盼儿也说了,到时候分成七份,村长自己一分,剩下的六份则让那六家人拿去,自家则不要,反正已经得了好处。
到村长家办完这事以后,顾盼儿就提了一块茶粕去了娘家,将茶粕的用法告诉了娘家,然后又琢磨着是不是该送点到姥姥家去。
不多时顾大河夫妇带着稀释好的茶粕水匆匆赶至田里头,以同样的方法将茶粕水喷到稻秧子上。这本来也没什么,毕竟他们家与顾盼儿家本就是亲戚,可看在有些人的眼里头,却不怎么爽快了。
隔壁大房的一片惨淡,老爷子也不好支使他们做事,便让顾大海上门去讨要法子,想着顾盼儿总会给顾大海几分面子,能让自家早点用上这法子。
可顾盼儿是谁,亲二伯都不管事,直接一口咬定东西全送村长家去了,让顾大海到村长家买去。顾大海倒没有怀疑什么,听到顾盼儿说把东西都送到村长家,犹豫了一下干脆也不回去,直接就到了村长家。
村长家门口堵了不少人,都是来买茶粕的,顾大海只得排在最后。 ↑返回顶部↑
顾盼儿没有理会他们的笑话,喷完了就走人。
倒是顾清解释了一下:“这才想了个法子治这飞虫,也不知道方法行不行,到时候要是行的通的话,大家也可以试一下。”
村民们一听有法子,立马就打听起来,可再往下顾清就不说了。
村民们不免有些失望,不过本就没抱多大的希望,所以这失望也不大。
一直以来大家对付这飞虫子都是用抓的,除此以外就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对所谓的新法子,大家都持有怀疑的态度,并不怎么放在心上。
第二天与顾盼儿相熟的那六家人也用起了同样的喷雾器,往稻秧子上面喷洒着不知名的水,即使有人上前去问,那六家人也没透出点啥出来,只说先看看情况。
然而就在这天,有人发现顾盼儿家的水田变了样,不止是那些飞虫子,就连那些烦人的蚂蟥还有田螺等都死得干干净净。这一发现可不得了,不多时就传得沸沸扬扬,村民们纷纷赶到顾盼儿家的田去看个究竟,竟真没有发现有活着的飞虫子。
“快去清哥儿家问问,他们家肯定有治这飞虫的法子!”
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句,村民们即朝顾盼儿家赶了过去,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声势极为浩大,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村子里出了什么事。
顾盼儿家大门紧闭,外面贴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有事找村长!
村里人大多都不认识字,一群人凑凑合合地吧啦了好久,才终于将这几个字给拼了出来,激动地叫了起来:“有事找村长!就是这么念的!”
人群后面有人大喊:“听说清哥儿家把这治飞虫的办法告诉了村长,让咱们要是想知道法子的话就去找村长,大伙还等啥,赶紧找村长去啊!”
大伙一听,赶紧转了身,朝村长家奔了过去。
村长得到顾盼儿告之的办法,既是高兴又是恼怒,这顾大丫简直就是个混账,每次这种吃力又不怎么讨好的事情都落到他这个村长头上。说什么他是村长,只要把这件事办好,一定会得到村民们诚心诚意的感谢,并且要是将这件事禀报到县里去,说不定还能得到县令的颁奖啥的。
“有这么好的事情,你自己咋不去干?”村长嘴里头骂骂咧咧地,可这心里头也忍不住琢磨起来,要是这个法子真有用的话,的确得到县里头说说。毕竟这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谁的日子过得都不好,要是有个好法子自然要让老百姓都知道才行。
至于颁奖啥的,村长还真没咋惦记,跟这官府打交道,只要不掉层皮都是好的。
事情也不容村长多想,村民们就跟赶羊似的,蜂拥而来直接堵了门。
村长提着锣子出来,猛敲了敲,骂道:“嚷嚷什么嚷嚷,这么吵还咋说话?大伙的来意我也知道,可大伙也别光看清哥儿家的田啊!昨天清哥儿家的田试过了,看着效果还挺好的,不过那也只是一家不是?今个儿老方、土根、大壮、青禾、生子还有铁头这六家人都在试用。这好不好,行不行的,还得明天看看,大伙这会急着也没用,这事等明天再说!”
大伙听说这六家人也在试着,顿时就议论纷纷起来,这心里头虽然急着知道是咋弄的虫子都死光了,可也想等到明天再看看结果咋样。
权宜之下,大伙都退了回去。
不过虽然大伙都退了,那六家人的田边上,却多了不少人,包括顾盼儿家的,时时刻刻都有人盯着,只要发现有一丁点的变化,立马就会叫起来。
结果是等不到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大伙又堵在了村长家门口。
而此时顾盼儿已经将不少的茶粕送到村长家,并告诉了村长用法用量,其余的事情就交给村长去办,顾盼儿自己则当成了撒手掌柜。为啥说是撒手掌柜?自然是因为这些茶粕不是白给的,而是要收钱的,不过顾盼儿卖得并不贵,一亩田花上三文钱就能买到足够的茶粕来用,算起来真心不贵。
顾盼儿其实并不稀罕这点钱,而是不想让村民们不劳而获,形成他们一种理所当然的心态。这卖茶粕的钱,顾盼儿也说了,到时候分成七份,村长自己一分,剩下的六份则让那六家人拿去,自家则不要,反正已经得了好处。
到村长家办完这事以后,顾盼儿就提了一块茶粕去了娘家,将茶粕的用法告诉了娘家,然后又琢磨着是不是该送点到姥姥家去。
不多时顾大河夫妇带着稀释好的茶粕水匆匆赶至田里头,以同样的方法将茶粕水喷到稻秧子上。这本来也没什么,毕竟他们家与顾盼儿家本就是亲戚,可看在有些人的眼里头,却不怎么爽快了。
隔壁大房的一片惨淡,老爷子也不好支使他们做事,便让顾大海上门去讨要法子,想着顾盼儿总会给顾大海几分面子,能让自家早点用上这法子。
可顾盼儿是谁,亲二伯都不管事,直接一口咬定东西全送村长家去了,让顾大海到村长家买去。顾大海倒没有怀疑什么,听到顾盼儿说把东西都送到村长家,犹豫了一下干脆也不回去,直接就到了村长家。
村长家门口堵了不少人,都是来买茶粕的,顾大海只得排在最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