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1 / 4)
翠花点头,谁说穿越无往而不利古人也是很有智慧的!经验最重要!
于是李大冰没等三天后,第二天就去交钱定了第一个摊位。快到腊月了,想卖东西贴补家用的多了,迟恐生变啊。
呼……翠花暗自给自己打气加油!
这几天看着杨氏和李大冰为了卖面条的事忙前忙后,翠花心里很焦躁不安,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
杨氏之前还很不确定,没有信心。交了摊位费之后反而沉下心,就像是“破釜沉舟”一样,反正都交了钱,就不用想东想西的了,就尽最大的努力做吧。成语不成总要试了才知道。
所有的忙碌与投资到底值不值得今天就能见分晓了!是的,今天又到了赶集的日子。翠花要去镇上卖面条啦!
卖面条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面粉要揉的劲道,这样擀出来的面条才好吃。然后就是干面皮、切面条、下锅煮。
为了这次去镇上卖面条,杨氏忍痛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白面,做面条的面团是要醒的,就是发酵。天气不热,所以面团头天晚上和好揉好放着,第二天一早带着面团走。家里的白面剩的不多,也就能煮三四十碗的样子。
骨头汤是熬了一天一夜的,先熬的骨头,血沫炖出来捞干净,把骨头敲碎继续顿。荤油炼了一大盆。
翠花今天醒的特别早,一醒就睡不着了开始胡思乱想,要是卖不掉怎么办啊家里花了那么多心思,花了那么多钱,还不如卖刺球果呢,没本钱的买卖多好……一直到听见李大冰和杨氏出门的声音,翠花往外一看,天还黑着呢,但是爹娘已经起来收拾东西了。睡不着,只好起来帮忙。
翠花穿好衣服出门一看,不只杨氏他们,连李林李柳也起来了,看得出大家对今天的买卖抱有很大期望,也很是紧张。上次的刺球果不要本钱,都觉得即使卖不出去也没什么,今天要做的对翠花一家来说是大买卖!
杨氏煮了面条,用的骨头汤底,把石头和小草从睡梦中叫醒,喂了些面条,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石头和小草还迷糊着呢,不能指望虚岁三岁的孩子走山路赶集。所以他俩是在板车上坐着的。
板车上边安了两口锅,一口用来煮面,一口放着骨头汤。下面做成柜子式的隔层(因为板车高,可以想象成现在的手推车的样子),隔层里放着柴火和面团,以及十来个碗。
至于桌子板凳,李大冰参考翠花的提议做成可折叠的,直接绑在板车后面。一共就两张桌子,八个小板凳。
这不是翠花第一次去镇上,却是翠花第一次觉得这山路那么近,近的翠花还沉浸在思绪里就到了镇上。天,快要亮了。
没来得及紧张,翠花就跟着李大冰去到自家的摊位。翠花家的摊子左边是卖烧饼的,炉子已经生起来了,烧饼的香甜都闻得着,显然来了好一会了。右边是卖包子的,蒸笼的热气弥漫着,香气扑鼻。翠花看了看,找了找,另外的卖面条的离自己还挺远的,隔着二十好几个摊子呢。
急急忙忙把东西放下来。先固定板车,然后桌子板凳往下拿。看了好几次,才最终确定摆放的位置。那边,李大冰开始生火了。
韩城今天是来镇上看看的。回来有两年了,家里人催着娶媳妇,但是在战场上待惯了的韩城并不想娶那些娇滴滴的大小姐,见了市面也不想娶个村姑、农妇。所以为了逃避这些麻烦事,韩城就拿退伍的银子和战友合伙在镇上开了家酒楼。小韩氏一拿这事催他他就找借口去打猎,有时就是来镇上。
酒楼虽说是韩城开的,但是韩城平时并不常来,只是投了钱,掌柜的还是老铜!老铜在当兵入伍前是个伙计,后来退伍了,手里有钱,也不想受从前那个窝囊气,所以开了家酒楼自己当掌柜。
开酒楼的事韩城也没让家里人知道。退伍的钱给了家里一部分,一部分存了起来,还有一部分就用来与老铜合伙开了酒楼。
今天来镇上也是被小韩氏逼的。韩城今年十九再有一个月过年就二十了,这在现代是小鲜肉在古代就是老腊肉啦,小韩氏怎么能不着急!可惜小韩氏她急,儿子韩城不急啊。韩城被催的没办法,打猎吧,去的腻了,就来了镇上。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戏份开始多啦!
收藏收藏,继续求收藏。
☆、37
韩城骑马到镇上的时候,正是集市上人最多的时候。不过虽然人多,但老远听到马蹄声的人还是让开了一条道来。
德顺酒楼开在集市中心拐个弯的地儿,那儿没有这么多小摊,都是些店铺。集市是特意划分出来的,头顶有蓬的空地。摆摊就自己带器具,只要不超出范围来随你怎么摆。翠花家的面摊就在这集市中。
要去德顺酒楼是要经过翠花家的面摊的,不过韩城心里郁闷,也就没怎么看,骑着马随意撇了眼,根本没看清谁是谁。
翠花家的面摊不大,但是能摆的下两张桌子也算可以了。
早上摆好桌椅,李大冰把炉子的火生好,一家人就进入了等待期。杨氏擀好两碗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翠花、李林李柳站着看着过往的来人。石头和小草蹲在墙边玩着从家里带来的、李大冰用做板车剩下的边角料做的木头小玩具。 ↑返回顶部↑
于是李大冰没等三天后,第二天就去交钱定了第一个摊位。快到腊月了,想卖东西贴补家用的多了,迟恐生变啊。
呼……翠花暗自给自己打气加油!
这几天看着杨氏和李大冰为了卖面条的事忙前忙后,翠花心里很焦躁不安,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
杨氏之前还很不确定,没有信心。交了摊位费之后反而沉下心,就像是“破釜沉舟”一样,反正都交了钱,就不用想东想西的了,就尽最大的努力做吧。成语不成总要试了才知道。
所有的忙碌与投资到底值不值得今天就能见分晓了!是的,今天又到了赶集的日子。翠花要去镇上卖面条啦!
卖面条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面粉要揉的劲道,这样擀出来的面条才好吃。然后就是干面皮、切面条、下锅煮。
为了这次去镇上卖面条,杨氏忍痛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白面,做面条的面团是要醒的,就是发酵。天气不热,所以面团头天晚上和好揉好放着,第二天一早带着面团走。家里的白面剩的不多,也就能煮三四十碗的样子。
骨头汤是熬了一天一夜的,先熬的骨头,血沫炖出来捞干净,把骨头敲碎继续顿。荤油炼了一大盆。
翠花今天醒的特别早,一醒就睡不着了开始胡思乱想,要是卖不掉怎么办啊家里花了那么多心思,花了那么多钱,还不如卖刺球果呢,没本钱的买卖多好……一直到听见李大冰和杨氏出门的声音,翠花往外一看,天还黑着呢,但是爹娘已经起来收拾东西了。睡不着,只好起来帮忙。
翠花穿好衣服出门一看,不只杨氏他们,连李林李柳也起来了,看得出大家对今天的买卖抱有很大期望,也很是紧张。上次的刺球果不要本钱,都觉得即使卖不出去也没什么,今天要做的对翠花一家来说是大买卖!
杨氏煮了面条,用的骨头汤底,把石头和小草从睡梦中叫醒,喂了些面条,一家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石头和小草还迷糊着呢,不能指望虚岁三岁的孩子走山路赶集。所以他俩是在板车上坐着的。
板车上边安了两口锅,一口用来煮面,一口放着骨头汤。下面做成柜子式的隔层(因为板车高,可以想象成现在的手推车的样子),隔层里放着柴火和面团,以及十来个碗。
至于桌子板凳,李大冰参考翠花的提议做成可折叠的,直接绑在板车后面。一共就两张桌子,八个小板凳。
这不是翠花第一次去镇上,却是翠花第一次觉得这山路那么近,近的翠花还沉浸在思绪里就到了镇上。天,快要亮了。
没来得及紧张,翠花就跟着李大冰去到自家的摊位。翠花家的摊子左边是卖烧饼的,炉子已经生起来了,烧饼的香甜都闻得着,显然来了好一会了。右边是卖包子的,蒸笼的热气弥漫着,香气扑鼻。翠花看了看,找了找,另外的卖面条的离自己还挺远的,隔着二十好几个摊子呢。
急急忙忙把东西放下来。先固定板车,然后桌子板凳往下拿。看了好几次,才最终确定摆放的位置。那边,李大冰开始生火了。
韩城今天是来镇上看看的。回来有两年了,家里人催着娶媳妇,但是在战场上待惯了的韩城并不想娶那些娇滴滴的大小姐,见了市面也不想娶个村姑、农妇。所以为了逃避这些麻烦事,韩城就拿退伍的银子和战友合伙在镇上开了家酒楼。小韩氏一拿这事催他他就找借口去打猎,有时就是来镇上。
酒楼虽说是韩城开的,但是韩城平时并不常来,只是投了钱,掌柜的还是老铜!老铜在当兵入伍前是个伙计,后来退伍了,手里有钱,也不想受从前那个窝囊气,所以开了家酒楼自己当掌柜。
开酒楼的事韩城也没让家里人知道。退伍的钱给了家里一部分,一部分存了起来,还有一部分就用来与老铜合伙开了酒楼。
今天来镇上也是被小韩氏逼的。韩城今年十九再有一个月过年就二十了,这在现代是小鲜肉在古代就是老腊肉啦,小韩氏怎么能不着急!可惜小韩氏她急,儿子韩城不急啊。韩城被催的没办法,打猎吧,去的腻了,就来了镇上。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戏份开始多啦!
收藏收藏,继续求收藏。
☆、37
韩城骑马到镇上的时候,正是集市上人最多的时候。不过虽然人多,但老远听到马蹄声的人还是让开了一条道来。
德顺酒楼开在集市中心拐个弯的地儿,那儿没有这么多小摊,都是些店铺。集市是特意划分出来的,头顶有蓬的空地。摆摊就自己带器具,只要不超出范围来随你怎么摆。翠花家的面摊就在这集市中。
要去德顺酒楼是要经过翠花家的面摊的,不过韩城心里郁闷,也就没怎么看,骑着马随意撇了眼,根本没看清谁是谁。
翠花家的面摊不大,但是能摆的下两张桌子也算可以了。
早上摆好桌椅,李大冰把炉子的火生好,一家人就进入了等待期。杨氏擀好两碗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翠花、李林李柳站着看着过往的来人。石头和小草蹲在墙边玩着从家里带来的、李大冰用做板车剩下的边角料做的木头小玩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