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1 / 4)
沈三爷想来也是被这话给惊到了,面上还未完全浮上的伤感之色也褪了一半。
李景行正好上来见了礼,顺便开口道:“家父特意煮了茶,还请世叔移步入内品茗吧。”
沈三爷打量了一下李景行,温声道:“景行这模样倒是和李兄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日后长大了,怕是也要‘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他这话却是带了点调侃之色——谁不知道李从渊除了那早逝的发妻之外身无二色,白长了一张好脸。
李从渊闻言只扫了眼儿子,挑了挑那长眉,仿佛漫不经心的道:“他年纪还小,有的学呢。”
李景行仿若未闻,恭恭敬敬的跟在李从渊和沈三爷后面进了内室,全然一副端谨的模样。沈采薇就跟在他们后面,不由心生同情——虽说虎父无犬子,但有着这么一个犹如高山一般不可逾越的父亲立在前面,李景行前半辈子怕都是要活者阴影里面了。他做的好了,别人会说‘不愧是李从渊的儿子’;他做的差了,别人会说‘子不肖父’。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李从渊给儿子取了这么一个名字,真不知是什么存了什么样的心思。
李从渊在江南各地游历了许久,对各地风土人情颇是了解,虽然是轻描淡写的徐徐说来,却也叫沈三爷极是羡慕。
沈三爷抿了口茶,颇有些悠然神往:“只可惜我身子不好,家母不舍得我远游,要不然倒是可以和李兄作伴出游呢。”他骨子里也有几分潇洒的意头,很是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日子。
李从渊只是淡淡一笑:“沈弟家有妻小,自是不同。”他的语气颇有些唏嘘,抬手端起一杯茶却只是掀了掀盖子,没有喝。
沈采薇和李景行就坐在下首,她抬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李从渊手腕上带着的奇楠沉香木珠,想来带了许久,颇有些光泽。沈采薇早就听说李从渊信佛,现下一看,想来对方也是个居士一类的。
李从渊接下来要说的却是沿边水师和倭寇的情况,这事目前却不适合在沈采薇这样的小女孩面前讲。他端着茶盏稍一思忖,便直接开口点了李景行:“我昨日写了幅字,你替我去拿来给沈弟瞧一瞧。”
李景行心领神会的起了身,顺便把沈采薇拉了出来:“光喝茶也是无趣,我正好去取些茶点来吧。这边路不熟,可否请沈二姑娘为我引一下路?”
沈采薇来回瞧了一下座上人的面色,点了点头:“李世兄是客人,我自是该引一回路。”她扬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这边走。”
他们一前一后的出了门,李景行稍稍落后一步,瞧着沈采薇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端秀模样,心里不知怎的有些不自在起来。他原先想着:会冒冒失失的在琴谱上留了笔记、写出那样曲子的必是个钟灵毓秀、天然去雕琢的小姑娘。结果沈采薇如今这模样却是和过去见过的世家小姐别无二样。他这样一想,就和上次忍不住要扔莲子一样又心痒痒的想要逗人了。
李景行略一思索,开口和沈采薇说道:“父亲和世叔想来也有许多话要说,不便打扰。早闻沈二姑娘琴艺出众,不知能否指点一二。”
“哪里称得上指点。”沈采薇很有点不好意思,“早闻李世兄天资出众,六艺皆精,我怕是要班门弄斧了。”君子六艺,琴也在其中,李景行的造诣必是不浅。
李景行闻言低头瞧她,正好看见她白皙秀长的颈部,目光上移正好是落在沈采薇几乎可以入画的明秀面容之上。他不禁心想:她长得倒是比我原先想得要好看的多。李景行心中这样一想,耳根微微有些红,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开口道:“二娘实在过谦了,上回我遥遥听过一回轻音,早就想着能否再饱耳福了。”
沈采薇稍一迟疑,便干脆的点了点头:“既然世兄喜欢,那我便献丑一回了。”她倒没把李景行的话当真,只当是对方随意找的借口。
因她一贯迟钝,一时也没发现李景行对她的称呼已经从“沈二姑娘”到了“二娘”。
☆、50
边上的小书房里就挂着一张琴,大约李从渊也弹过几回,不染尘埃。
沈采薇和李景行一同前后脚的进了书房,她随手取了木琴放在案上,不紧不慢的伸手拨弄了一下琴弦,试了试音,抬头问道:“你想听什么?”
李景行正在四处找李从渊嘴里说的“那副字”,忽然被她一问,心口忽然莫名其妙的一跳,可他一贯端得住,压着声音轻轻接口道:“二娘随意好了。”
沈采薇“哦”了一下,心一动,就弹起来她新写好的曲子“夏夜”。
人总是有些虚荣心或是炫耀冲动,沈采薇也是凡人,偶尔兴致上来也喜欢表现一下。尤其是她这曲子刚刚写好,没几个人听过,更想要在人前露一露。李景行也算是恰逢其时。
手下的琴弦被轻轻一拨,轻拢慢捻之间琴声便如流水一般的流了出来。那是十分生动的琴声,窗口照进来的阳光仿佛也被那琴声缠的一动,空中的尘埃在金色的阳光里仿佛徐徐淌过的长河,在对坐的两人之间流过。
沈采薇只弹了一段,然后才忍着脸红问道:“如何?”
她想问的其实是曲子,李景行一听就明白了。
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去说,想了想,上前把木琴转了个方向,自己接着弹了起来,他的琴音正好接在沈采薇那未尽的琴声后面,若是旁人听着必是要以为是一人所弹。便是琴曲都是同出一辙。
沈采薇听得发怔,回忆了一下自己过去弹这曲子的地点和时间,等李景行停下才问道:“世兄适才说听过我弹琴,可是在竹林的那一回?” ↑返回顶部↑
李景行正好上来见了礼,顺便开口道:“家父特意煮了茶,还请世叔移步入内品茗吧。”
沈三爷打量了一下李景行,温声道:“景行这模样倒是和李兄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日后长大了,怕是也要‘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他这话却是带了点调侃之色——谁不知道李从渊除了那早逝的发妻之外身无二色,白长了一张好脸。
李从渊闻言只扫了眼儿子,挑了挑那长眉,仿佛漫不经心的道:“他年纪还小,有的学呢。”
李景行仿若未闻,恭恭敬敬的跟在李从渊和沈三爷后面进了内室,全然一副端谨的模样。沈采薇就跟在他们后面,不由心生同情——虽说虎父无犬子,但有着这么一个犹如高山一般不可逾越的父亲立在前面,李景行前半辈子怕都是要活者阴影里面了。他做的好了,别人会说‘不愧是李从渊的儿子’;他做的差了,别人会说‘子不肖父’。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李从渊给儿子取了这么一个名字,真不知是什么存了什么样的心思。
李从渊在江南各地游历了许久,对各地风土人情颇是了解,虽然是轻描淡写的徐徐说来,却也叫沈三爷极是羡慕。
沈三爷抿了口茶,颇有些悠然神往:“只可惜我身子不好,家母不舍得我远游,要不然倒是可以和李兄作伴出游呢。”他骨子里也有几分潇洒的意头,很是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日子。
李从渊只是淡淡一笑:“沈弟家有妻小,自是不同。”他的语气颇有些唏嘘,抬手端起一杯茶却只是掀了掀盖子,没有喝。
沈采薇和李景行就坐在下首,她抬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李从渊手腕上带着的奇楠沉香木珠,想来带了许久,颇有些光泽。沈采薇早就听说李从渊信佛,现下一看,想来对方也是个居士一类的。
李从渊接下来要说的却是沿边水师和倭寇的情况,这事目前却不适合在沈采薇这样的小女孩面前讲。他端着茶盏稍一思忖,便直接开口点了李景行:“我昨日写了幅字,你替我去拿来给沈弟瞧一瞧。”
李景行心领神会的起了身,顺便把沈采薇拉了出来:“光喝茶也是无趣,我正好去取些茶点来吧。这边路不熟,可否请沈二姑娘为我引一下路?”
沈采薇来回瞧了一下座上人的面色,点了点头:“李世兄是客人,我自是该引一回路。”她扬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这边走。”
他们一前一后的出了门,李景行稍稍落后一步,瞧着沈采薇行不动裙、笑不露齿的端秀模样,心里不知怎的有些不自在起来。他原先想着:会冒冒失失的在琴谱上留了笔记、写出那样曲子的必是个钟灵毓秀、天然去雕琢的小姑娘。结果沈采薇如今这模样却是和过去见过的世家小姐别无二样。他这样一想,就和上次忍不住要扔莲子一样又心痒痒的想要逗人了。
李景行略一思索,开口和沈采薇说道:“父亲和世叔想来也有许多话要说,不便打扰。早闻沈二姑娘琴艺出众,不知能否指点一二。”
“哪里称得上指点。”沈采薇很有点不好意思,“早闻李世兄天资出众,六艺皆精,我怕是要班门弄斧了。”君子六艺,琴也在其中,李景行的造诣必是不浅。
李景行闻言低头瞧她,正好看见她白皙秀长的颈部,目光上移正好是落在沈采薇几乎可以入画的明秀面容之上。他不禁心想:她长得倒是比我原先想得要好看的多。李景行心中这样一想,耳根微微有些红,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开口道:“二娘实在过谦了,上回我遥遥听过一回轻音,早就想着能否再饱耳福了。”
沈采薇稍一迟疑,便干脆的点了点头:“既然世兄喜欢,那我便献丑一回了。”她倒没把李景行的话当真,只当是对方随意找的借口。
因她一贯迟钝,一时也没发现李景行对她的称呼已经从“沈二姑娘”到了“二娘”。
☆、50
边上的小书房里就挂着一张琴,大约李从渊也弹过几回,不染尘埃。
沈采薇和李景行一同前后脚的进了书房,她随手取了木琴放在案上,不紧不慢的伸手拨弄了一下琴弦,试了试音,抬头问道:“你想听什么?”
李景行正在四处找李从渊嘴里说的“那副字”,忽然被她一问,心口忽然莫名其妙的一跳,可他一贯端得住,压着声音轻轻接口道:“二娘随意好了。”
沈采薇“哦”了一下,心一动,就弹起来她新写好的曲子“夏夜”。
人总是有些虚荣心或是炫耀冲动,沈采薇也是凡人,偶尔兴致上来也喜欢表现一下。尤其是她这曲子刚刚写好,没几个人听过,更想要在人前露一露。李景行也算是恰逢其时。
手下的琴弦被轻轻一拨,轻拢慢捻之间琴声便如流水一般的流了出来。那是十分生动的琴声,窗口照进来的阳光仿佛也被那琴声缠的一动,空中的尘埃在金色的阳光里仿佛徐徐淌过的长河,在对坐的两人之间流过。
沈采薇只弹了一段,然后才忍着脸红问道:“如何?”
她想问的其实是曲子,李景行一听就明白了。
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去说,想了想,上前把木琴转了个方向,自己接着弹了起来,他的琴音正好接在沈采薇那未尽的琴声后面,若是旁人听着必是要以为是一人所弹。便是琴曲都是同出一辙。
沈采薇听得发怔,回忆了一下自己过去弹这曲子的地点和时间,等李景行停下才问道:“世兄适才说听过我弹琴,可是在竹林的那一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