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2 / 4)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也许很渣,但是被他放在心上的女人,只要在他的心上,他就会护着。
总之,就是很皇帝而已。
第269章
也许夫妻之间还是有那么一丝不合拍, 可对于皇帝来说, 这已经很好了, 毕竟,这天底下并没有十全十美之事, 不是吗?
皇帝留宿清凉殿的消息直接让一堆低位妃嫔暗地里咬碎了银牙, 可是那些老资格的嫔妃们得知之后也只是叹息一声。
她们都知道皇帝的性子, 别的不说,当年在潜邸,孟皇后还没有失了丈夫的心的时候,当今万岁不就是如此吗?就是孟皇后身体不适,他照样歇在正院。后来孟皇后要名声, 让当时还是皇子的当今远了她, 当时不过是皇子侧妃的吴妃和周妃不也挨个儿地得过宠?再后来,竺贵人进府了,一连被宠了进二十年,这二十年里, 就是万岁登极之后,哪怕被御史台念叨着, 只要不是初一十五必须是皇后的日子,哪怕竺贵人身体不适,皇帝不也照样歇在弘徽殿?
这些从潜邸走来的妃子,就是最年轻的竺贵人, 如今也快四十岁了,早已不在侍寝的单子上。得知此事之后, 最多也不过是跟身边的心腹说一声:“……好歹那位也是正宫娘娘,又为万岁养育了四位皇子。万岁偏疼皇后,那是后宫之福,也是朝廷之福。若是今儿个得宠的是下面的小妖精们,只怕又要不得安生了。”
对于这些年长又有儿子们的妃子们来说,她们目前最想要的,就是安生地过日子,然后等着将来被自己的儿子接出去养老。别的,她们已经不求了。所以,对于她们来说,后宫越是平静越好,而年轻的嫔妃们,一来心性不够,二来,如果后宫太讲规矩了,她们哪里来的机会呢?不是跟守活寡一样吗?
可是,在这个年代,皇宫就是整个天下的缩影,如果说宫女内侍们就是那些奴仆贱民的缩影的话,那么,这些低位低微的妃嫔,她们就是平民百姓的缩影。在国法上,她们是皇宫里面的小主子不假,可是她们并享受不到多少权力,有的时候,还要被那些大宫女大内侍们欺负。只有混到了九嫔,她们才算真正在皇宫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真正地有资格开始讲人权。不然,哪怕她们是重臣之女,也不过那般而已。
不说这些嫔妃们,且说皇帝,他第二天早朝之后,专门去拜访了太上皇,二十年来,这父子俩终于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太上皇还留皇帝用了饭,才让皇帝离开。@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宫里的人都莫名其妙,有那聪明的人猜到这父子俩终于和解了。但是那些妃嫔们消息来源有限,自然是不知道太上皇跟皇帝做了什么。就是有极少部分内侍和宫女们知道一点,但是,他们哪里敢多嘴多舌?
跟太上皇做了充分的沟通之后,虽然前朝不是没有话说,可是太上皇积威犹在,这些年,皇帝也攒下了一些人脉,因为太上皇手段厉害,所以皇帝掌握的力量看似不多,却是扎扎实实的,甚至因为他的踏实,使得他的兄弟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一步一步地萎缩,因此,林黛玉次子过继回林家一事,竟然可以说是私底下暗涛汹涌表面上却风平浪静地通过了。哪怕是人们在背后议论纷纷,可终究,林黛玉的次子被过继回林家一事还是成了。
不过,即便是过继回林家,皇帝和沂王也不会看着别人凌驾于王府公子之上。因此,在林如海辞世整整二十年之后,林如海还是跟林氏一族分宗了。
反正他跟林氏一族也远了,就跟他当年跟林黛玉说过的那样,林黛玉在林氏一族里面没有五服之内的兄弟姐妹,其实林如海自己也差不多。他们这一支本来就一人丁单薄出名。如果不是林如海的文德公的名头,林如海如今在林氏一族里,说不定连享受到的香火也极其有限。也因为林如海的文德公的名头,让林氏一族十分不愿意让林如海分出去。
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他们跟林如海那一支不同,林如海的那一支十分显赫,四代列侯,还有林如海这位探花郎,可是他们呢,基本上就是一群平民百姓,哪怕其中有几个读书人,不少人有功名在身,可在这个时代,皇权才是至高无上的。
林氏一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林如海和贾敏的棺椁被分了出去。不过,林如海和贾敏被移出林氏一族的祖坟之后,林氏一族为林如海贾敏两人设立的衣冠冢,照样年年香火不断。虽然官方认定林如海的继承人乃是林黛玉的次子,可是在林氏一族里面,林如海的继承人另有他人。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伴随着林黛玉的次子被过继回娘家和林如海贾敏夫妇迁坟一事吸引住了大多数朝臣的注意力,皇家在背地里,开放了一部分船队,吸引不少商人加入皇家船队,进行海外贸易。
要知道,在多年之前,海外贸易都掌握在那些重臣的手里,就是皇帝想开海禁都不成,只能偷偷地干。十年过去了,皇家终于压过了那些重臣,成为海上第一商,现在,皇家终于开放了皇家手里的船队,吸引各地的商人加入海上贸易。
这已经跟变相地开放了海禁没什么两样了。
整整十年,海禁终于名存实亡。
而尝过了海禁的利润之后,就是那些重臣们再拿大道理,他们也拦不住华夏探索海外的脚步。
皇帝先后成立了莱州市舶司——主要负责对东瀛和高句丽之间的三角贸易,甬州市舶司——主要负责琉球诸岛和吕宋的贸易,其中吕宋的孔雀石开采关系到大晋的钱币流通和物价稳定,乃是重中之重,和琼州市舶司。
是的,最后一个市舶司不是设在岭南的崖州,而是设在了琼州。琼州市舶司的第一任长官,正是当年贾琏手下的一个幕僚,姓张名钊,是贾琏的母族张氏一族的子弟,而且还是贾琏的从舅舅家的表兄,他是当年贾赦亲自求上张家才为贾琏求到的帮手,贾琏回家守孝之后,他也丢下了一切回了张家。如果不是被视为储君的秦王亲自登门,张钊还不会点头同意出任任何一个官职。
而三地市舶司长官里头,又以张钊最为出色。他一方面把琼州经营得有声有色,一方面,又不动声色地把南洋势力弄得清清楚楚,甚至为朝廷建立南洋水师提供了不少助力。
而京师也很快被张钊的琼州市舶司给惊呆了。
就跟前面说过的那样,当年柯承业为什么在南洋起家最后却转战东瀛?还不是因为从莱州到高句丽再到东瀛最后回返莱州的这个三角形贸易路线上的利润太过丰厚了?!
不止是莱州-高句丽-东瀛路线,就是双屿岛-琉球-东瀛路线的利润也极其丰厚。因此,双屿岛也不会有海上东京之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南洋,因为海域广阔,使得航线变得比东海要漫长许多,自然,这个利润率就下降了许多。但是,这都是张钊去琼州以前的事儿了。 ↑返回顶部↑
皇帝也许很渣,但是被他放在心上的女人,只要在他的心上,他就会护着。
总之,就是很皇帝而已。
第269章
也许夫妻之间还是有那么一丝不合拍, 可对于皇帝来说, 这已经很好了, 毕竟,这天底下并没有十全十美之事, 不是吗?
皇帝留宿清凉殿的消息直接让一堆低位妃嫔暗地里咬碎了银牙, 可是那些老资格的嫔妃们得知之后也只是叹息一声。
她们都知道皇帝的性子, 别的不说,当年在潜邸,孟皇后还没有失了丈夫的心的时候,当今万岁不就是如此吗?就是孟皇后身体不适,他照样歇在正院。后来孟皇后要名声, 让当时还是皇子的当今远了她, 当时不过是皇子侧妃的吴妃和周妃不也挨个儿地得过宠?再后来,竺贵人进府了,一连被宠了进二十年,这二十年里, 就是万岁登极之后,哪怕被御史台念叨着, 只要不是初一十五必须是皇后的日子,哪怕竺贵人身体不适,皇帝不也照样歇在弘徽殿?
这些从潜邸走来的妃子,就是最年轻的竺贵人, 如今也快四十岁了,早已不在侍寝的单子上。得知此事之后, 最多也不过是跟身边的心腹说一声:“……好歹那位也是正宫娘娘,又为万岁养育了四位皇子。万岁偏疼皇后,那是后宫之福,也是朝廷之福。若是今儿个得宠的是下面的小妖精们,只怕又要不得安生了。”
对于这些年长又有儿子们的妃子们来说,她们目前最想要的,就是安生地过日子,然后等着将来被自己的儿子接出去养老。别的,她们已经不求了。所以,对于她们来说,后宫越是平静越好,而年轻的嫔妃们,一来心性不够,二来,如果后宫太讲规矩了,她们哪里来的机会呢?不是跟守活寡一样吗?
可是,在这个年代,皇宫就是整个天下的缩影,如果说宫女内侍们就是那些奴仆贱民的缩影的话,那么,这些低位低微的妃嫔,她们就是平民百姓的缩影。在国法上,她们是皇宫里面的小主子不假,可是她们并享受不到多少权力,有的时候,还要被那些大宫女大内侍们欺负。只有混到了九嫔,她们才算真正在皇宫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真正地有资格开始讲人权。不然,哪怕她们是重臣之女,也不过那般而已。
不说这些嫔妃们,且说皇帝,他第二天早朝之后,专门去拜访了太上皇,二十年来,这父子俩终于开诚布公地谈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太上皇还留皇帝用了饭,才让皇帝离开。@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宫里的人都莫名其妙,有那聪明的人猜到这父子俩终于和解了。但是那些妃嫔们消息来源有限,自然是不知道太上皇跟皇帝做了什么。就是有极少部分内侍和宫女们知道一点,但是,他们哪里敢多嘴多舌?
跟太上皇做了充分的沟通之后,虽然前朝不是没有话说,可是太上皇积威犹在,这些年,皇帝也攒下了一些人脉,因为太上皇手段厉害,所以皇帝掌握的力量看似不多,却是扎扎实实的,甚至因为他的踏实,使得他的兄弟们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一步一步地萎缩,因此,林黛玉次子过继回林家一事,竟然可以说是私底下暗涛汹涌表面上却风平浪静地通过了。哪怕是人们在背后议论纷纷,可终究,林黛玉的次子被过继回林家一事还是成了。
不过,即便是过继回林家,皇帝和沂王也不会看着别人凌驾于王府公子之上。因此,在林如海辞世整整二十年之后,林如海还是跟林氏一族分宗了。
反正他跟林氏一族也远了,就跟他当年跟林黛玉说过的那样,林黛玉在林氏一族里面没有五服之内的兄弟姐妹,其实林如海自己也差不多。他们这一支本来就一人丁单薄出名。如果不是林如海的文德公的名头,林如海如今在林氏一族里,说不定连享受到的香火也极其有限。也因为林如海的文德公的名头,让林氏一族十分不愿意让林如海分出去。
可是这有什么办法呢?他们跟林如海那一支不同,林如海的那一支十分显赫,四代列侯,还有林如海这位探花郎,可是他们呢,基本上就是一群平民百姓,哪怕其中有几个读书人,不少人有功名在身,可在这个时代,皇权才是至高无上的。
林氏一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林如海和贾敏的棺椁被分了出去。不过,林如海和贾敏被移出林氏一族的祖坟之后,林氏一族为林如海贾敏两人设立的衣冠冢,照样年年香火不断。虽然官方认定林如海的继承人乃是林黛玉的次子,可是在林氏一族里面,林如海的继承人另有他人。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伴随着林黛玉的次子被过继回娘家和林如海贾敏夫妇迁坟一事吸引住了大多数朝臣的注意力,皇家在背地里,开放了一部分船队,吸引不少商人加入皇家船队,进行海外贸易。
要知道,在多年之前,海外贸易都掌握在那些重臣的手里,就是皇帝想开海禁都不成,只能偷偷地干。十年过去了,皇家终于压过了那些重臣,成为海上第一商,现在,皇家终于开放了皇家手里的船队,吸引各地的商人加入海上贸易。
这已经跟变相地开放了海禁没什么两样了。
整整十年,海禁终于名存实亡。
而尝过了海禁的利润之后,就是那些重臣们再拿大道理,他们也拦不住华夏探索海外的脚步。
皇帝先后成立了莱州市舶司——主要负责对东瀛和高句丽之间的三角贸易,甬州市舶司——主要负责琉球诸岛和吕宋的贸易,其中吕宋的孔雀石开采关系到大晋的钱币流通和物价稳定,乃是重中之重,和琼州市舶司。
是的,最后一个市舶司不是设在岭南的崖州,而是设在了琼州。琼州市舶司的第一任长官,正是当年贾琏手下的一个幕僚,姓张名钊,是贾琏的母族张氏一族的子弟,而且还是贾琏的从舅舅家的表兄,他是当年贾赦亲自求上张家才为贾琏求到的帮手,贾琏回家守孝之后,他也丢下了一切回了张家。如果不是被视为储君的秦王亲自登门,张钊还不会点头同意出任任何一个官职。
而三地市舶司长官里头,又以张钊最为出色。他一方面把琼州经营得有声有色,一方面,又不动声色地把南洋势力弄得清清楚楚,甚至为朝廷建立南洋水师提供了不少助力。
而京师也很快被张钊的琼州市舶司给惊呆了。
就跟前面说过的那样,当年柯承业为什么在南洋起家最后却转战东瀛?还不是因为从莱州到高句丽再到东瀛最后回返莱州的这个三角形贸易路线上的利润太过丰厚了?!
不止是莱州-高句丽-东瀛路线,就是双屿岛-琉球-东瀛路线的利润也极其丰厚。因此,双屿岛也不会有海上东京之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南洋,因为海域广阔,使得航线变得比东海要漫长许多,自然,这个利润率就下降了许多。但是,这都是张钊去琼州以前的事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