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2 / 4)
贾琰道:“可是,竺贵人一向谨慎知度,又是个极聪明的人。她哪里会不知道轻重?又怎么会因为这样的事情就病情反复?是不是,这里头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特别的原因?大约就是竺明诚推拒了许多朝臣,乃至是宗亲家的女孩儿,向一介商家女求亲,满心以为对方一定会应允,结果现在,人家一口拒绝。而竺明诚在推拒了那么多女孩儿之后,差不多把群臣都得罪遍了,以后怕是娶不到什么好人家的姑娘了。”
贾琰傻眼了。
她这才发现不对劲。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竺明诚一开始就没打算结婚吧?
还是说,他是故意如此?
就跟当初她接受了皇家礼聘一样,转头就在皇帝跟前变着法子告了竺家一状。表面上是要皇帝注意兵权,可实际上,却是在跟皇帝暗示,她、他们贾家会跟竺家保持距离。
毕竟,竺家掌握着兵权,而她手里有红薯,就等于是有了军粮!如果她跟竺贵人你好我好姐姐妹妹亲亲热热,那皇帝都要担心,她们是不是要联合起来。
所以,从一开始,贾琰就不可能跟竺贵人交好。
哪怕当时她还是个孩子。
方才是太过震惊,所以没有反应过来。可是现在,再一次从皇帝的嘴里知道这个,贾琰的注意力自然是从夏金桂这个女孩子的身上移开,看到了背后的某些东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是不是,是不是这个竺明诚也在变相地跟皇帝表示,他只会做皇帝手里的刀,或者剑呢?
这完全有可能。
不过,在皇帝面前,贾琰可不能这样说,她只能道:“那么,万岁,平章事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而且,我听说平章事的几个儿子都没了,总不好让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下半辈子孤苦伶仃吧?”
皇帝道:“朕也是这么说的。只是明诚自己不要那等出身很高的女子,他还说,他怕迎娶了高门大户的女孩儿回去,他母亲会不自在。”
好吧,这也是很平常的事儿。暴发户人家的草根婆婆嫌弃高门大户出身的儿媳妇排场太大,给长辈立规矩啥的。
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平常了。
“平章事真是一位大孝子。”
贾琰还能说什么。她只能这么说了。
皇帝道:“虽然孝顺,却不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那么,万岁是如何打算的呢?还是说,由万岁再做一次媒?”
皇帝想了想,道:“你说,朕把康王叔家的九妹配给明诚如何?”
康王是皇帝的堂叔。也是宗亲里面出了名儿的会生养的主儿,康王妻妾众多,足足养了二十多个孩子。就比太上皇差了一点。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康王第九女是侧妃所出,而且曾经定过两门亲事,第一门亲事,男方跟一个歌姬私奔,虽然最后被抓了回来,但是康王哪里会把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去?所以,这第一桩亲事,最后以女方退婚收场。
第二门亲事,却是新郎官在迎亲前不久,喝醉了,失足落水,让这位姑娘做了望门寡。
说起来,这位姑娘第一门亲事就定得比较晚,十七岁才定下,本来是十八岁出嫁的,结果男方私奔,第二桩婚事却是隔了一年才定下。
这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这位姑娘如今二十三岁!正好符合竺明诚的要求。
贾琰想了想,道:“皇上说的可是康王叔家的表妹?表妹什么都好,就是这婚姻上有些磋磨。若是能够平安出嫁,也许王叔和王妃也能够稍感安慰。对了,臣妾记得表妹还没有请封,虽然说侧妃所出,按礼应该在出阁的时候晋封县主。您看,是否要抬一抬,让王叔高兴高兴,也安抚一下贵人和平章事,让婚事更加体面一点?抑或是,不晋位,却赏个双俸啥的。”
皇帝想了想,道:“晋位什么的就不必了。这个乃是□□皇帝亲自定下的规矩,不能乱。但是,赏个双俸却是可以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返回顶部↑
“特别的原因?大约就是竺明诚推拒了许多朝臣,乃至是宗亲家的女孩儿,向一介商家女求亲,满心以为对方一定会应允,结果现在,人家一口拒绝。而竺明诚在推拒了那么多女孩儿之后,差不多把群臣都得罪遍了,以后怕是娶不到什么好人家的姑娘了。”
贾琰傻眼了。
她这才发现不对劲。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竺明诚一开始就没打算结婚吧?
还是说,他是故意如此?
就跟当初她接受了皇家礼聘一样,转头就在皇帝跟前变着法子告了竺家一状。表面上是要皇帝注意兵权,可实际上,却是在跟皇帝暗示,她、他们贾家会跟竺家保持距离。
毕竟,竺家掌握着兵权,而她手里有红薯,就等于是有了军粮!如果她跟竺贵人你好我好姐姐妹妹亲亲热热,那皇帝都要担心,她们是不是要联合起来。
所以,从一开始,贾琰就不可能跟竺贵人交好。
哪怕当时她还是个孩子。
方才是太过震惊,所以没有反应过来。可是现在,再一次从皇帝的嘴里知道这个,贾琰的注意力自然是从夏金桂这个女孩子的身上移开,看到了背后的某些东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是不是,是不是这个竺明诚也在变相地跟皇帝表示,他只会做皇帝手里的刀,或者剑呢?
这完全有可能。
不过,在皇帝面前,贾琰可不能这样说,她只能道:“那么,万岁,平章事到底是怎么想的呢?而且,我听说平章事的几个儿子都没了,总不好让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下半辈子孤苦伶仃吧?”
皇帝道:“朕也是这么说的。只是明诚自己不要那等出身很高的女子,他还说,他怕迎娶了高门大户的女孩儿回去,他母亲会不自在。”
好吧,这也是很平常的事儿。暴发户人家的草根婆婆嫌弃高门大户出身的儿媳妇排场太大,给长辈立规矩啥的。
这种事情,实在是太平常了。
“平章事真是一位大孝子。”
贾琰还能说什么。她只能这么说了。
皇帝道:“虽然孝顺,却不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那么,万岁是如何打算的呢?还是说,由万岁再做一次媒?”
皇帝想了想,道:“你说,朕把康王叔家的九妹配给明诚如何?”
康王是皇帝的堂叔。也是宗亲里面出了名儿的会生养的主儿,康王妻妾众多,足足养了二十多个孩子。就比太上皇差了一点。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康王第九女是侧妃所出,而且曾经定过两门亲事,第一门亲事,男方跟一个歌姬私奔,虽然最后被抓了回来,但是康王哪里会把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去?所以,这第一桩亲事,最后以女方退婚收场。
第二门亲事,却是新郎官在迎亲前不久,喝醉了,失足落水,让这位姑娘做了望门寡。
说起来,这位姑娘第一门亲事就定得比较晚,十七岁才定下,本来是十八岁出嫁的,结果男方私奔,第二桩婚事却是隔了一年才定下。
这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了。
也就是说,这位姑娘如今二十三岁!正好符合竺明诚的要求。
贾琰想了想,道:“皇上说的可是康王叔家的表妹?表妹什么都好,就是这婚姻上有些磋磨。若是能够平安出嫁,也许王叔和王妃也能够稍感安慰。对了,臣妾记得表妹还没有请封,虽然说侧妃所出,按礼应该在出阁的时候晋封县主。您看,是否要抬一抬,让王叔高兴高兴,也安抚一下贵人和平章事,让婚事更加体面一点?抑或是,不晋位,却赏个双俸啥的。”
皇帝想了想,道:“晋位什么的就不必了。这个乃是□□皇帝亲自定下的规矩,不能乱。但是,赏个双俸却是可以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