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2 / 4)
“沈大娘,您若是为了沈大哥要投军这件事情,我也帮不了你,我昨儿已经劝过他了,可他主意已定,我也没有办法。”
沈老娘听了这话,只一脸为难,心里却不肯放弃,一个劲道:“石虎自从上次回来,心思就定了下来,还说要一辈子跟着姑娘您做牛做马的,从没有提过要投军的事情,如今他忽然说要走,我们如何不慌神,我们只是想着他比较能听得进姑娘的话,希望姑娘帮我们劝劝他,兴许他是有什么事情想偏了,一时进了牛角尖,所以才非要去投军不可的。”
知子莫若母,沈老娘能想到这一层上头,已经不容易了,可谢玉娇如何能说出昨日沈石虎对自己说的那番话呢?若是想他要留下,兴许确实有别的办法,只是谢玉娇心里不愿意……她对沈石虎,似乎真的没有那种心动的感觉。
神思微微一晃,谢玉娇反倒却想起了周天昊来。那日从青龙山山道上下来,她远远看着他袒胸露肉的下来,到了跟前却套上了一件衣服,脸上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笑,做事看似毫无章法,却劝服了青龙寨一群落草为寇的难民。
谢玉娇抿了抿唇,淡淡开口道:“大娘,该劝的我都已经劝过了,若是沈大哥执意不肯,你只告诉他,不管他什么时候回来,他都是朝宗的亲舅舅,也是……我的长辈。”
话虽然说的委婉,但身为人母的沈老娘如何没听明白这其中的含义,脸上的神色顿时就变了变,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开口,只讷讷道:“那……那我回去再劝劝他。”
沈家终究还是没能劝下沈石虎来,半个月之后,朝廷在江宁县招募的一千新兵就绪。这一千人中其中有六七百人都是谢家的佃户。
吵杂了好一阵子的谢家又安静了下来,外头下起了阵雨,谢玉娇站在书房的外头的抄手游廊底下,安安静静的看着这一片雨幕。
外头刘福根打着油纸伞进来,瞧见谢玉娇在门口站着,只急忙道:“大小姐咋还在门外等着,快进去吧。”
谢玉娇见人来了,只忙让丫鬟替刘福根收了伞,径自往书房里去,又问道:“县太爷那边怎么说的?这一千新兵什么时候走?”
刘福根抬手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只点头哈腰道:“说是北边要的急,就这几天就要走,还说这次来训新兵的是睿王爷,就是过年时候打死哒哒一员猛将的。”
谢玉娇对什么王爷不王爷的,倒是不怎么关心,但是她也曾听徐禹行说过,大雍皇室在子嗣方面一直很单薄,如今的圣上只有四个亲兄弟,上头恭王一直就在边关打仗,听说前不久伤了,下头还有一个康王一个睿王。只是那康王虽然叫做康王,身子骨却不好的,小时候落下残疾,并不能上阵,所以皇室里头还能出去领兵打仗的,就只有那个睿王了。
只是说起那个睿王,却另外还有一番说道了,听说他是先帝幼子,从小就备受宠爱,先帝驾崩之时,他的母妃杨贵妃比当今圣上的母妃徐妃的份位还要高,皇帝也有意将地位传给他,谁知道他竟不要做皇帝,气的先帝差点儿早断气几天。后来遗诏公布,帝位最终落在了如今圣上的手中。
谢玉娇那时候听徐禹行讲起这些的时候,还觉得有些奇怪,她小时候也算看过不少正史、外史、野史,这皇室兄弟之间为了帝王之位,从来都是喊打喊杀,亲兄弟,明下手的。没想到这世上还有睿王这样的怪胎,竟不要当皇帝的,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不管是谁带兵,能把鞑子打退的就是好将军。”谢玉娇只随口说了一句,又问道:“舅舅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他进城里去了吗?”
“今晚县太爷做东,请了县里这几位有名望的地主乡绅,舅老爷就留下当陪客了。”刘福根说着,只又开口道:“县太爷说大后天要在县衙门口开欢送会,到时候好些地主乡绅家的太太奶奶都要过去,让我回来问问姑娘,你去不去?”
谢玉娇心思微微一动,竟脱口而出:“杨公子这几日还在县衙吗?”
刘福根一听谢玉娇提起那位杨公子来,只觉得冷汗就嗖嗖的从脑门上流下来,只拧着眉头道:“杨公子一早就走了,这几天我去县衙走动,也没瞧见人,大小姐这是……?”刘福根才问出口,到底有些后悔了,谢玉娇平常一项都是目无下尘的模样,那杨公子在她心里,没准就是一个登徒子,她这样问一句,肯定是怕杨公子也在县衙到时候遇上了尴尬。
刘福根想通了这一层,顿时就明白过来,只笑着道:“大小姐放心,杨公子走了好几天了,断然不会去而复返的,你只管去,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就算他在,又能怎样呢?”
谢玉娇听了这话,脸颊一阵红一阵白的,挑眉看了刘福根一眼,问道:“二管家,杨公子什么时候得罪你了,你竟说他坏话,我有什么好怕瞧见他的,不过问问而已。”
其实谢玉娇这两日也渐渐想通了,于情于理,周天昊都是谢家的救命恩人。之前因为身子不好,故而怠慢了他,本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他生了偏见,也确实是事实。可谢玉娇就是控制不知这种矛盾的心绪,总觉得那人不那么简单,仿佛越靠近,就会越危险。
如今既然那人已经走了,她也可以完全的放下这种警惕,只松了一口气,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身后的书架上,从上头的紫檀木匣子里头,翻出几张银票来,都是这几日从福源钱庄新兑换的。
“这儿是一万两的银票,是我前几天让舅舅去钱庄兑回来的,你抽空交给康大人,就说这是我们谢家给杨公子的谢礼,让他帮忙转交。”
刘福根一听,这可不得了了,谢玉娇虽然平常不小气,可每一文钱也都是精打细算的用着的,公中要是多花一百两银子,那都得她亲自过问一下才行,如今这一万两银子,竟像打水漂一样就送出去了?
谢玉娇见刘福根没接着,只又问道:“二管家,怎么有什么不对的吗?”
刘福根连连摆手道:“没……没什么,只是大小姐,这一万两不是小数目,要是康大人不敢收怎么办?”
“这有什么,杨公子救了我母亲,天大的恩惠,别说一万两银子,就是再多一些,也不过就是个意思。只是母亲说了,他千里迢迢过来,又救了人,岂能只为几样礼品,我私下寻思着,如今边关战乱,朝廷最缺的不过就是银子,所以你把这银子交给康大人,让他转交杨公子,就说我这是捐给朝*廷,做军饷用的,他们自然敢收下了。”
刘福根见谢玉娇这么说,当即也明白过来,现在朝廷的确是变着法子要银子,只要这么一说,这银子总能送出去的。刘福根掂了掂手中的银票,想着这银子赚来却也不容易,还觉得有些肉疼,但这是大姑娘的意思,他也只好照办去了。
说起来也是巧合,周天昊带着青龙寨一群人和征南军会和,才走了几日,就接到朝廷的旨意,让他带着江南新召的两万新兵,在彭城一带先练兵。
周天昊只好安顿好了青龙寨众人,又折回了南边,抽空又往康广寿那边去了一趟。康夫人去世,康广寿本想扶灵回京,奈何国事当前,他也只好先放下了家事,只让老嬷嬷带着一岁大的儿子,跟着京城前来扶灵的人一起北上了。 ↑返回顶部↑
沈老娘听了这话,只一脸为难,心里却不肯放弃,一个劲道:“石虎自从上次回来,心思就定了下来,还说要一辈子跟着姑娘您做牛做马的,从没有提过要投军的事情,如今他忽然说要走,我们如何不慌神,我们只是想着他比较能听得进姑娘的话,希望姑娘帮我们劝劝他,兴许他是有什么事情想偏了,一时进了牛角尖,所以才非要去投军不可的。”
知子莫若母,沈老娘能想到这一层上头,已经不容易了,可谢玉娇如何能说出昨日沈石虎对自己说的那番话呢?若是想他要留下,兴许确实有别的办法,只是谢玉娇心里不愿意……她对沈石虎,似乎真的没有那种心动的感觉。
神思微微一晃,谢玉娇反倒却想起了周天昊来。那日从青龙山山道上下来,她远远看着他袒胸露肉的下来,到了跟前却套上了一件衣服,脸上带着几分玩世不恭的笑,做事看似毫无章法,却劝服了青龙寨一群落草为寇的难民。
谢玉娇抿了抿唇,淡淡开口道:“大娘,该劝的我都已经劝过了,若是沈大哥执意不肯,你只告诉他,不管他什么时候回来,他都是朝宗的亲舅舅,也是……我的长辈。”
话虽然说的委婉,但身为人母的沈老娘如何没听明白这其中的含义,脸上的神色顿时就变了变,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开口,只讷讷道:“那……那我回去再劝劝他。”
沈家终究还是没能劝下沈石虎来,半个月之后,朝廷在江宁县招募的一千新兵就绪。这一千人中其中有六七百人都是谢家的佃户。
吵杂了好一阵子的谢家又安静了下来,外头下起了阵雨,谢玉娇站在书房的外头的抄手游廊底下,安安静静的看着这一片雨幕。
外头刘福根打着油纸伞进来,瞧见谢玉娇在门口站着,只急忙道:“大小姐咋还在门外等着,快进去吧。”
谢玉娇见人来了,只忙让丫鬟替刘福根收了伞,径自往书房里去,又问道:“县太爷那边怎么说的?这一千新兵什么时候走?”
刘福根抬手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只点头哈腰道:“说是北边要的急,就这几天就要走,还说这次来训新兵的是睿王爷,就是过年时候打死哒哒一员猛将的。”
谢玉娇对什么王爷不王爷的,倒是不怎么关心,但是她也曾听徐禹行说过,大雍皇室在子嗣方面一直很单薄,如今的圣上只有四个亲兄弟,上头恭王一直就在边关打仗,听说前不久伤了,下头还有一个康王一个睿王。只是那康王虽然叫做康王,身子骨却不好的,小时候落下残疾,并不能上阵,所以皇室里头还能出去领兵打仗的,就只有那个睿王了。
只是说起那个睿王,却另外还有一番说道了,听说他是先帝幼子,从小就备受宠爱,先帝驾崩之时,他的母妃杨贵妃比当今圣上的母妃徐妃的份位还要高,皇帝也有意将地位传给他,谁知道他竟不要做皇帝,气的先帝差点儿早断气几天。后来遗诏公布,帝位最终落在了如今圣上的手中。
谢玉娇那时候听徐禹行讲起这些的时候,还觉得有些奇怪,她小时候也算看过不少正史、外史、野史,这皇室兄弟之间为了帝王之位,从来都是喊打喊杀,亲兄弟,明下手的。没想到这世上还有睿王这样的怪胎,竟不要当皇帝的,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不管是谁带兵,能把鞑子打退的就是好将军。”谢玉娇只随口说了一句,又问道:“舅舅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他进城里去了吗?”
“今晚县太爷做东,请了县里这几位有名望的地主乡绅,舅老爷就留下当陪客了。”刘福根说着,只又开口道:“县太爷说大后天要在县衙门口开欢送会,到时候好些地主乡绅家的太太奶奶都要过去,让我回来问问姑娘,你去不去?”
谢玉娇心思微微一动,竟脱口而出:“杨公子这几日还在县衙吗?”
刘福根一听谢玉娇提起那位杨公子来,只觉得冷汗就嗖嗖的从脑门上流下来,只拧着眉头道:“杨公子一早就走了,这几天我去县衙走动,也没瞧见人,大小姐这是……?”刘福根才问出口,到底有些后悔了,谢玉娇平常一项都是目无下尘的模样,那杨公子在她心里,没准就是一个登徒子,她这样问一句,肯定是怕杨公子也在县衙到时候遇上了尴尬。
刘福根想通了这一层,顿时就明白过来,只笑着道:“大小姐放心,杨公子走了好几天了,断然不会去而复返的,你只管去,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就算他在,又能怎样呢?”
谢玉娇听了这话,脸颊一阵红一阵白的,挑眉看了刘福根一眼,问道:“二管家,杨公子什么时候得罪你了,你竟说他坏话,我有什么好怕瞧见他的,不过问问而已。”
其实谢玉娇这两日也渐渐想通了,于情于理,周天昊都是谢家的救命恩人。之前因为身子不好,故而怠慢了他,本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他生了偏见,也确实是事实。可谢玉娇就是控制不知这种矛盾的心绪,总觉得那人不那么简单,仿佛越靠近,就会越危险。
如今既然那人已经走了,她也可以完全的放下这种警惕,只松了一口气,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身后的书架上,从上头的紫檀木匣子里头,翻出几张银票来,都是这几日从福源钱庄新兑换的。
“这儿是一万两的银票,是我前几天让舅舅去钱庄兑回来的,你抽空交给康大人,就说这是我们谢家给杨公子的谢礼,让他帮忙转交。”
刘福根一听,这可不得了了,谢玉娇虽然平常不小气,可每一文钱也都是精打细算的用着的,公中要是多花一百两银子,那都得她亲自过问一下才行,如今这一万两银子,竟像打水漂一样就送出去了?
谢玉娇见刘福根没接着,只又问道:“二管家,怎么有什么不对的吗?”
刘福根连连摆手道:“没……没什么,只是大小姐,这一万两不是小数目,要是康大人不敢收怎么办?”
“这有什么,杨公子救了我母亲,天大的恩惠,别说一万两银子,就是再多一些,也不过就是个意思。只是母亲说了,他千里迢迢过来,又救了人,岂能只为几样礼品,我私下寻思着,如今边关战乱,朝廷最缺的不过就是银子,所以你把这银子交给康大人,让他转交杨公子,就说我这是捐给朝*廷,做军饷用的,他们自然敢收下了。”
刘福根见谢玉娇这么说,当即也明白过来,现在朝廷的确是变着法子要银子,只要这么一说,这银子总能送出去的。刘福根掂了掂手中的银票,想着这银子赚来却也不容易,还觉得有些肉疼,但这是大姑娘的意思,他也只好照办去了。
说起来也是巧合,周天昊带着青龙寨一群人和征南军会和,才走了几日,就接到朝廷的旨意,让他带着江南新召的两万新兵,在彭城一带先练兵。
周天昊只好安顿好了青龙寨众人,又折回了南边,抽空又往康广寿那边去了一趟。康夫人去世,康广寿本想扶灵回京,奈何国事当前,他也只好先放下了家事,只让老嬷嬷带着一岁大的儿子,跟着京城前来扶灵的人一起北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