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其实就是弃车保帅,这两百多艘战船,一万多名水军留下,只是为了阻拦一下大明水师进攻的步伐,让主力能够顺利撤离。不过这样做的结果也是能够预料的,两百多艘船,一万多水军,一个都不会留下,多数都全歼的下场。在十万水军面前,他们根本就不堪一击。
  看见川崎家的战船这样列阵,俞大猷立刻明白过来他们的意思。那两百多艘船一字排开,没有任何一艘船有退缩的意思。这种视死如归的壮烈,倒是挺让俞大猷敬佩的。俞大猷对着身旁的旗语手下令道:“鸣枪三响,表达一下我们的敬佩吧。”
  “是!”旗语手一下领,大明水师里的不少枪手立刻对天开了三枪。然后犁船让开,兵船对着对方的战船冲了过去。
  对天鸣枪,这对于经历海战多年的本田弘一来说,他十分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一时间,他竟然对那素未谋面的大明水师指挥官生出了一丝感激。
  本田弘一从怀中抽出一条写着“武”字的白色布条,他将布条系在额头上,然后抽出自己腰间两柄武士刀中的一把。
  本田弘一大声下令道:“勇士们,准备迎战!”川崎家战船上的水军们,也在这一刻取出各自的武士头带系好。众人纷纷弃掉自己手中的弓箭,取出了自己的武士刀。一场勇士和勇士之间的战斗,一触即发!
  大明水师的兵船很快和川崎家的战船接舷,抓船爪将大明水师的战船和川崎家的战船固定在一起。
  双方各自爆发出大吼声,然后拎着兵器就往对方的船上跳。俞大猷带领的福建水师常年训练,加上待遇好,装备佳,所以在近战上也是占尽便宜。但是川崎家的人多数都是海盗出身,这水战厮杀也是极为娴熟。
  双方刚一接触,战斗立刻就进入到了白热化。在大部分东瀛的人记忆中,大明以往从来就没有什么厉害的水师。而近几年似乎有了水师,但他们也没想过大明水师会有多么厉害。那些浪人以往一两百人,就能从海岸杀到对方内陆城市,然后再杀出来。大明水师,能有多厉害?
  但是今日一接触,这些东瀛海盗才明白,大明人远比他们想象中要骁勇善战的多,远比他们想象中要勇敢和有血性的多。
  原来他们也是那种即便明知道必死,但也会在死前紧紧抱着你,给同伴制造击杀机会的人。
  战斗虽然很激烈,但从开始,到白热化,到结束。这一切并没有花太长的时间,毕竟大明水师的人数、装备、战力,全都高于川崎家的水军。
  计算一下时间,恐怕也就两炷香的时间而已,川崎家一万多名水军,两百多艘船,就好像一块肥肉,被福建水师这一头沧澜猛兽一口吞没了。
  战到最后,本田弘一是用身上一把自裁刀切腹而死的。对于一个武士来说,失败以后切腹自尽是洗涮耻辱的唯一方式。这样死,远比死在敌人的刀下,要有尊严的多。
  清理掉这一小小的障碍以后,俞大猷立刻下令追击。十万水军浩浩荡荡,直接往着长崎港口追去。
  看见俞大猷他们绕过五州岛,往长崎港口去了,卡莱夫兴奋不已,他当即下令道:“全员出击!炮船前,犁船中,兵船后,进攻!”
  大校威尔一听,立刻应命。
  藏匿在亚峡湾里面的数万无敌舰队,此刻正浩浩荡荡的从亚峡湾驶出来,往长崎港口驶去。
  第556章 你的肩上是十万人命
  海战之中,最艰难的两种战斗是哪两种?毫无疑问,肯定是接舷战和登陆战。而这其中,尤其以登陆战最为难打。毕竟在海岸上的人,占有先天的优势。士兵在上岸的时候,会遭受到密集的炮击、枪击、箭矢射击等等,每一攻击手段,都会让士兵好像枪靶子一样,暴露在敌人的攻击范围中。
  为了减少伤亡,俞大猷在追到长崎港口以后选择了把炮船调到最前方。楼船分散在炮船两翼。
  队型改变完毕,炮船开始发动攻击。轰隆隆……炮击声不断响起,守在岸上的川崎家士兵死伤惨重不已。
  俞大猷站在指挥船上用望远镜看了看岸上的情况,照他估计,大约三轮炮击完毕就能够开始发动登陆战了。
  此刻他收掉手中的望远镜,从腰间接下了江夏赐给他的那把凯旋剑。“大人,志辅很快就会凯旋归来的,等着志辅的好消息吧。”俞大猷心中暗暗说道。
  这个念头刚刚散去,突然有士兵大声叫道:“大人!不好了,船!好多战船!”
  俞大猷心中一惊,川崎家的实力他又不是没有了解过,哪里会还有战船?还好多战船?俞大猷往叫喊的士兵看去,只见士兵一脸惊恐地指着舰队身后。俞大猷赶紧拿起望远镜,往身后看出去。
  果不其然,好多战船正飞快地往自己这个方向驶来。那些战船十分高大,每一艘看上去就好像一头头会择人而噬的猛兽一般。
  俞大猷仔细看了两眼以后,心中顿时猛惊。那战船……对,没错。是的,就是那种战船。上一次这川崎家派人到福州海域挑衅时,福建水师的人曾经缴获了不少战船,其中有一些质量特别好的战船,就是这种战船。
  以前俞大猷还以为这是川崎家从哪里抢来的船,现在俞大猷一下明白过来,这是一场阴谋。一场专门针对大明水师而设的阴谋。
  以川崎家做饵,吸引大明水师攻打东瀛,然后再用强力舰队给大明水师一个重击。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俞大猷心中一想就明白过来,为的是大明港口。对的,他们想要染指大明!想到这里,俞大猷心中又愧又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