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大河封冻乱武兴(上)(2 / 3)
而战机也说来便来,眼瞅着那支万余众的袁军铺陈开来,然后纷纷涌上金堤,又小心下到封冻的河中,吕布不再犹豫,即刻下堤,翻身上了自己的的卢宝马。
那一群军官也纷纷聚拢到了吕布马前。
“记住了,待会全军举火,随我直冲敌营,临到营下,先扔火把放火,然后便绕寨肆意袭杀!但尽量杀戮之余却务必依照按照贾都尉所言,不要恋战……不管如何,各部见河中兵马回援,就立即撤回,咱们沿金堤合流……记住了吗?”说到吕布再无顾忌,竟然是一声大吼。
众将各自凛然,竟然也是不再掩饰,直接应声,然后便纷纷归队准备。
吕布立在的卢马上,持矛睥睨前后,而稍待之后,竟是不急不缓,一路轻提马速,顺着金堤往在五社津北岸渡口后设立的袁军大营而去,五千用麻布包裹着马蹄的铁骑则跟在其人身后,大摇大摆,一路向东。
大约行得距离袁军大营不过数百步外,甚至有些望楼已经发现了暗中影影绰绰的人影……当然,彼辈只以为是自家军马,却是半点警惕全无,居然也不管不问……不过吕布却自己忽然驻足。
其人迫不及待,根本毫不掩饰,只是一声令下:“举火!”
早有准备的五千铁骑相互协助,立即点燃了此行两根备用火把的第二根,一条火龙几乎是瞬间在袁军大营西侧显出身形。
袁军西侧望楼上的士兵目瞪口呆,竟然不知所措。
而接下来,吕布也不再下令,却是抬矛相对敌营,放声而言:“洛中故人,九原吕布,前来拜会袁车骑!”
话音刚落,其人一马当先直驱敌营,五千铁骑手持火把疾驰跟上,四面绕营放火。毫无防备,甚至兵力显得有些稀疏的袁军大营登时火起。
回到一个多时辰前,眼见着上游小平津王匡大营火起,早早接到王匡传讯,知道王匡主力不在小平津的袁绍即刻调度兵马,却是准备大举救援友军的。
然而其人一边下令集合军队,一边召集高级将军与幕中智谋之士商议援军首领人选,还有进一步对策时,却有一人上来便反对他的救援计划。
“敢问明公,之前是否是明公感慨于卫将军如臂使指,驱北地诸侯如下仆,名为合盟,实为君臣呢?”问话的乃是颍川辛评辛仲治。
话说,其人早在袁绍尚居家养名之时便有所追随与襄助,不过后来党锢解开,他一度归家自行出仕,却是暂时离开了袁绍。而此番荀彧归乡,正逢冀州牧韩馥派兵回乡接家人去邺城,便劝谏荀氏以及颍川世族趁机去冀州以避家乡战乱。有部分人没去,但也有不少人选择认可荀彧的见解,然后举族往邺城而走。
其中,陈氏、部分荀氏、钟氏没有离开,而辛氏、郭氏,和另一半荀氏却是一起出动,来到了冀州,借韩馥来求得庇护。后来,韩馥选择依靠袁绍来防御公孙珣,派出了大量援军和粮草来河内支援袁绍,这些世族精英因为多与袁绍是故识,所以多有来河内军前效力之人。
辛评作为当日故人,自然是上来便得到了信重,而此人此时出言,袁绍也是立即有所醒悟。
话说袁本初早早便有了自己的心思,他被董卓逐出洛阳后,一开始还是想回去的,包括组织讨董的前期阶段,也是真心想回去的……毕竟嘛,那是洛阳,政治意义毋庸置疑。
然而,眼见着公孙珣整合北地,出兵雁门,袁绍却是动了一些别样的心思——他心知肚明,如今天下能对他袁本初构成威胁的不过是区区三人,一个董卓、一个公孙珣、一个袁术,董卓、袁术且不提,公孙珣之所以能如此,靠的明显是地盘和兵马。
于是乎,理所当然的,袁本初便有了壮大实力之意,不说就此割据,最起码是有了试图全方位控制关东联军的意思。包括之前他不愿意去酸枣露面,还摆出盟主的架势对那些诸侯呼来喝去,与其说是与袁术怄气,与其说是小人得志,倒不如说是在利用自己在讨董大局中的必要性,对关东诸侯进行一场服从性测试。
当然了,结果很让人失望。
但来不及多想,很快,就在数日前,随着酸枣联军的兀自歃血会盟,董卓居然鸩杀废天子刘辨,却是在政治上再度将了袁绍一军,而这位自表为车骑将军的昔日天下楷模,也是陡然醒悟,确实要放弃政治上的努力,用地盘和兵马来解决问题了。
那么地盘和兵马何处来?
此时此刻,最简单,也确实是最合理的掠夺对象,恰恰是这些关东诸侯——全面统合关东联军,收编其中的服从者,兼并其中的反抗者,才是袁绍如今的首要任务。
当然了,得打着讨董的旗号,利用好联军盟主的身份才行。
所以说,当辛仲治其人有所提醒后,袁绍自然立即醒悟——虽然王匡向来恭顺,但此时乃是趁机吞并王匡的绝佳时机!
操作的好,本就在屁股底下的河内便可以直接入手了。
“五千骑兵,一万步卒,未免太多了些,不划算。”许攸也捻须对辛评的意见表示了认可。“尽出营中五千骑兵就足够了!”
“不错,虽然王匡王太守今日下午去了更上游的地方,但小平津有危险,他才是最着急的人,其人必然再引全军回师救援。”逢纪更是暗戳戳的提出了坐山观虎斗,再趁势吞并的意思。“不妨让王太守先行奋战,我军以骑兵之利驰援,观察形势,确保小平津不失便可。”
对此,已经完全领会一众幕中智谋之士意思的袁绍颔首不止,这才派出了区区五千人的骑兵部队。至于说,颜良之前之所以有所犹豫,不是不敢战,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战,而是他早就受到提点,要利用好骑兵优势,确保王匡实力大损后再出兵保住小平津。 ↑返回顶部↑
那一群军官也纷纷聚拢到了吕布马前。
“记住了,待会全军举火,随我直冲敌营,临到营下,先扔火把放火,然后便绕寨肆意袭杀!但尽量杀戮之余却务必依照按照贾都尉所言,不要恋战……不管如何,各部见河中兵马回援,就立即撤回,咱们沿金堤合流……记住了吗?”说到吕布再无顾忌,竟然是一声大吼。
众将各自凛然,竟然也是不再掩饰,直接应声,然后便纷纷归队准备。
吕布立在的卢马上,持矛睥睨前后,而稍待之后,竟是不急不缓,一路轻提马速,顺着金堤往在五社津北岸渡口后设立的袁军大营而去,五千用麻布包裹着马蹄的铁骑则跟在其人身后,大摇大摆,一路向东。
大约行得距离袁军大营不过数百步外,甚至有些望楼已经发现了暗中影影绰绰的人影……当然,彼辈只以为是自家军马,却是半点警惕全无,居然也不管不问……不过吕布却自己忽然驻足。
其人迫不及待,根本毫不掩饰,只是一声令下:“举火!”
早有准备的五千铁骑相互协助,立即点燃了此行两根备用火把的第二根,一条火龙几乎是瞬间在袁军大营西侧显出身形。
袁军西侧望楼上的士兵目瞪口呆,竟然不知所措。
而接下来,吕布也不再下令,却是抬矛相对敌营,放声而言:“洛中故人,九原吕布,前来拜会袁车骑!”
话音刚落,其人一马当先直驱敌营,五千铁骑手持火把疾驰跟上,四面绕营放火。毫无防备,甚至兵力显得有些稀疏的袁军大营登时火起。
回到一个多时辰前,眼见着上游小平津王匡大营火起,早早接到王匡传讯,知道王匡主力不在小平津的袁绍即刻调度兵马,却是准备大举救援友军的。
然而其人一边下令集合军队,一边召集高级将军与幕中智谋之士商议援军首领人选,还有进一步对策时,却有一人上来便反对他的救援计划。
“敢问明公,之前是否是明公感慨于卫将军如臂使指,驱北地诸侯如下仆,名为合盟,实为君臣呢?”问话的乃是颍川辛评辛仲治。
话说,其人早在袁绍尚居家养名之时便有所追随与襄助,不过后来党锢解开,他一度归家自行出仕,却是暂时离开了袁绍。而此番荀彧归乡,正逢冀州牧韩馥派兵回乡接家人去邺城,便劝谏荀氏以及颍川世族趁机去冀州以避家乡战乱。有部分人没去,但也有不少人选择认可荀彧的见解,然后举族往邺城而走。
其中,陈氏、部分荀氏、钟氏没有离开,而辛氏、郭氏,和另一半荀氏却是一起出动,来到了冀州,借韩馥来求得庇护。后来,韩馥选择依靠袁绍来防御公孙珣,派出了大量援军和粮草来河内支援袁绍,这些世族精英因为多与袁绍是故识,所以多有来河内军前效力之人。
辛评作为当日故人,自然是上来便得到了信重,而此人此时出言,袁绍也是立即有所醒悟。
话说袁本初早早便有了自己的心思,他被董卓逐出洛阳后,一开始还是想回去的,包括组织讨董的前期阶段,也是真心想回去的……毕竟嘛,那是洛阳,政治意义毋庸置疑。
然而,眼见着公孙珣整合北地,出兵雁门,袁绍却是动了一些别样的心思——他心知肚明,如今天下能对他袁本初构成威胁的不过是区区三人,一个董卓、一个公孙珣、一个袁术,董卓、袁术且不提,公孙珣之所以能如此,靠的明显是地盘和兵马。
于是乎,理所当然的,袁本初便有了壮大实力之意,不说就此割据,最起码是有了试图全方位控制关东联军的意思。包括之前他不愿意去酸枣露面,还摆出盟主的架势对那些诸侯呼来喝去,与其说是与袁术怄气,与其说是小人得志,倒不如说是在利用自己在讨董大局中的必要性,对关东诸侯进行一场服从性测试。
当然了,结果很让人失望。
但来不及多想,很快,就在数日前,随着酸枣联军的兀自歃血会盟,董卓居然鸩杀废天子刘辨,却是在政治上再度将了袁绍一军,而这位自表为车骑将军的昔日天下楷模,也是陡然醒悟,确实要放弃政治上的努力,用地盘和兵马来解决问题了。
那么地盘和兵马何处来?
此时此刻,最简单,也确实是最合理的掠夺对象,恰恰是这些关东诸侯——全面统合关东联军,收编其中的服从者,兼并其中的反抗者,才是袁绍如今的首要任务。
当然了,得打着讨董的旗号,利用好联军盟主的身份才行。
所以说,当辛仲治其人有所提醒后,袁绍自然立即醒悟——虽然王匡向来恭顺,但此时乃是趁机吞并王匡的绝佳时机!
操作的好,本就在屁股底下的河内便可以直接入手了。
“五千骑兵,一万步卒,未免太多了些,不划算。”许攸也捻须对辛评的意见表示了认可。“尽出营中五千骑兵就足够了!”
“不错,虽然王匡王太守今日下午去了更上游的地方,但小平津有危险,他才是最着急的人,其人必然再引全军回师救援。”逢纪更是暗戳戳的提出了坐山观虎斗,再趁势吞并的意思。“不妨让王太守先行奋战,我军以骑兵之利驰援,观察形势,确保小平津不失便可。”
对此,已经完全领会一众幕中智谋之士意思的袁绍颔首不止,这才派出了区区五千人的骑兵部队。至于说,颜良之前之所以有所犹豫,不是不敢战,也不是不知道该怎么战,而是他早就受到提点,要利用好骑兵优势,确保王匡实力大损后再出兵保住小平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