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直指边城虎翼飞(1 / 5)
又停了数日以后,四月底,公孙珣正式班师转回幽州腹地。
也确实该走了。
毕竟,公孙大娘以及赵苞的到来,意味着辽西这里将有人主持军政大局,而公孙大娘更会在此处停留多日,以确保近二十万乌桓、杂胡人口最后是收编到了自家宝贝儿子的口袋里……对此,公孙珣付出的代价,则是将两个年长一些的儿子暂时留在了赵苞身侧,双方约定,等到入秋之后,公孙定和公孙平才会随着他们的祖母一起折返昌平。
而莫户袧与楼班的到来,更是意味着辽西战事的彻底结束。
不过,之所以又停了数日才走,其实也是跟莫户袧有关……用公孙大娘的话说,莫户袧能够自我觉醒民族意识,却又最终选择无条件投降,恰恰说明其人的汉化选择是经历了灵魂层面淬炼的,说不定以后反而最靠的住!而对于这种有心汉化的部族,已经予以形式上的承认,以增强他们认同感。
于是乎,公孙大娘和公孙珣一起,专门对莫户部、段部、俟汾部这三部进行了某些标志性的改编。
莫户部如今不叫莫户部了,改名叫慕容部,而莫户部全族上下,除了莫户袧一人以罪责之身,仍以莫户为姓以示警惕外,其余全部立刻改姓慕容,以示改过自新之意。
其中,莫户袧那个已经可以骑马的儿子更是被公孙大娘直接赐名慕容博。
段部倒没什么好说的,还是段部,但却不能学以前那样动辄来四个字的姓名了,以后也是要讲风俗的,比如段日余明的儿子就被大娘改名叫了段智兴。
至于合十二为一的俟汾部,新头人黑獭大概一开始就明白天王这个姓实在太过分了点,所以上来就主动请赐姓名,而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公孙大娘很别出心裁的给了对方一个叫宇文的姓,却没给他改名?
换言之,以后俟汾部就是宇文部了,黑獭天王也变成了宇文黑獭!
而且,由于所谓功高莫过救主,宇文黑獭这次立下了殊勋,再加上慕容部又必须要严厉惩罚,所以公孙珣将原本慕容部所占据的承德城正式收回以作惩处,并转而赏赐给了宇文部以作奖赏,并且允许宇文部暂时留在辽西,带头兼并多个反对编户齐民的杂胡部落以作补充,从而与莫户、段部形成实力上的平衡。
这三部,按照公孙珣的安排,俨然还是要用作幽州北面屏障的,由于三部全部出自辽西,又都一起改制为汉姓,算是正式做了公孙氏的附庸或者家臣之类的东西,所以,辽西三卫以及辽西三姓的名号,几乎是瞬间便传了出来。
但不管是辽西三卫还是辽西三姓了,五月上旬,匆匆作出安排的公孙珣还是率领两万多平叛大军回到了卢龙塞,也回到了坚实的华北平原之上。在那里,他又汇集了剩余的数万壮丁民夫,合计五六万人,这才转身折返回了昌平。
对此,远在上谷、代郡的刘虞和鲜于辅、阎柔等人并不以为意……毕竟,从公孙珣的角度来说这次平叛确实堪称艰难,而且一度有极度危险的情况发生,他本人甚至一度失措,心境上也经历了一次难得的洗礼。可是,若是从刘虞、鲜于辅、阎柔来看,甚至是从赵苞和公孙大娘的角度而言,却未必有那么大的感触。
这是因为那次挫折,在整场战事中实在是太过短暂了,更不要说紧随其后就有一场堪称经典的大胜掩盖了这一切……于相隔千里的刘虞等人而言,甚至未必都会注意到有这么一场小挫败的出现。
至于说乌桓覆灭、轲比能败走、张举授首……本来不就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吗?难道卫将军出兵的时候,还有人会以为他会败?
唯一的感慨,大概是卫将军这次又挺快的,塞外孤悬,五百里路摆在那里,大军打个来回都要走二三十天,但连着打仗和善后,公孙珣却只花一个多月就结束了。
仅此而已。
但是,当公孙珣引得胜大军五万来到昌平以后,有意思的事情却发生了,因为他居然没有在昌平就地解散全军,反而是引兵继续向西,来到了居庸关西面的上谷郡郡治沮阳城(后世怀来县一代),也就是刘虞来到幽州后的州部所在,然后发出邀请,让尚在代郡高柳巡视的刘虞引新任护乌桓校尉阎柔去见他。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刘虞绝非愚蠢之辈,接到讯息也登时头皮发麻,暗叫不好,但却居然无能为力。
因为,随着公孙珣的邀请,还有数万大军继续西进,或占据广宁(后世张家口),或左右逼近宁县、马城(上谷乌桓聚居地所在,护乌桓校尉驻地),甚至还有幽州大族出身的田豫引三千骑兵疾驰而来,接手了高柳塞。
旋即,不等刘虞多想,代郡太守王泽与上谷太守高焉又亲自来请,如此局面,刘虞反而是无话可说了,只能准备转回沮阳。
而其人从高柳动身往沮阳的前一晚,还专门派人去宁县召唤阎柔,按照公孙珣的意思让后者做好准备,届时随自己一同前往。
不过,不等信使动身,阎柔却反而只带数十骑鲜卑精锐连夜奔驰到了高柳。
“随你去宁县?”刘虞连夜在私室召见了阎柔,却不料听到了如此荒谬的建议。“为何要随你去宁县?”
“刘公!”阎柔实际年龄未过三十,但多年草原生活却让他满面风尘,此时惶急难耐,眉头紧皱,配着披散的头发,更是显得年纪颇大。“如今的局面,恐怕不能善了,如果去了沮阳,说不定有不忍言之事!而去宁县,我那里有七八千鲜卑兵,还有上谷乌桓……”
“胡扯!”刘虞不等对方说完便当即呵斥了回来。“什么叫不忍言?你自己说,卫将军是能杀了我,还是能罢免我?而且洛中大将军尚在,他便是真的撕破脸将你我槛车入洛,我反而也可以从容脱身吧?反倒是随你去宁县,聚众对峙,这才难以善了吧?!”
伏在地上的阎柔倒吸一口气,却也无话可说了……如此反应,倒不是因为刘虞过于迂腐和软弱,而是恰恰相反,刘虞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且不说什么余地不余地,但凡刘伯安本人不扯淡,不做多余的事情,那公孙珣就不会杀刘虞的,这是高层的政治规矩。可若是刘虞真的跑到宁县,拉起了几万乌桓人、鲜卑人负隅顽抗,那就不要怪刀兵无眼了……甚至到时候杀死刘虞的罪名都能直接安在他阎柔身上。 ↑返回顶部↑
也确实该走了。
毕竟,公孙大娘以及赵苞的到来,意味着辽西这里将有人主持军政大局,而公孙大娘更会在此处停留多日,以确保近二十万乌桓、杂胡人口最后是收编到了自家宝贝儿子的口袋里……对此,公孙珣付出的代价,则是将两个年长一些的儿子暂时留在了赵苞身侧,双方约定,等到入秋之后,公孙定和公孙平才会随着他们的祖母一起折返昌平。
而莫户袧与楼班的到来,更是意味着辽西战事的彻底结束。
不过,之所以又停了数日才走,其实也是跟莫户袧有关……用公孙大娘的话说,莫户袧能够自我觉醒民族意识,却又最终选择无条件投降,恰恰说明其人的汉化选择是经历了灵魂层面淬炼的,说不定以后反而最靠的住!而对于这种有心汉化的部族,已经予以形式上的承认,以增强他们认同感。
于是乎,公孙大娘和公孙珣一起,专门对莫户部、段部、俟汾部这三部进行了某些标志性的改编。
莫户部如今不叫莫户部了,改名叫慕容部,而莫户部全族上下,除了莫户袧一人以罪责之身,仍以莫户为姓以示警惕外,其余全部立刻改姓慕容,以示改过自新之意。
其中,莫户袧那个已经可以骑马的儿子更是被公孙大娘直接赐名慕容博。
段部倒没什么好说的,还是段部,但却不能学以前那样动辄来四个字的姓名了,以后也是要讲风俗的,比如段日余明的儿子就被大娘改名叫了段智兴。
至于合十二为一的俟汾部,新头人黑獭大概一开始就明白天王这个姓实在太过分了点,所以上来就主动请赐姓名,而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公孙大娘很别出心裁的给了对方一个叫宇文的姓,却没给他改名?
换言之,以后俟汾部就是宇文部了,黑獭天王也变成了宇文黑獭!
而且,由于所谓功高莫过救主,宇文黑獭这次立下了殊勋,再加上慕容部又必须要严厉惩罚,所以公孙珣将原本慕容部所占据的承德城正式收回以作惩处,并转而赏赐给了宇文部以作奖赏,并且允许宇文部暂时留在辽西,带头兼并多个反对编户齐民的杂胡部落以作补充,从而与莫户、段部形成实力上的平衡。
这三部,按照公孙珣的安排,俨然还是要用作幽州北面屏障的,由于三部全部出自辽西,又都一起改制为汉姓,算是正式做了公孙氏的附庸或者家臣之类的东西,所以,辽西三卫以及辽西三姓的名号,几乎是瞬间便传了出来。
但不管是辽西三卫还是辽西三姓了,五月上旬,匆匆作出安排的公孙珣还是率领两万多平叛大军回到了卢龙塞,也回到了坚实的华北平原之上。在那里,他又汇集了剩余的数万壮丁民夫,合计五六万人,这才转身折返回了昌平。
对此,远在上谷、代郡的刘虞和鲜于辅、阎柔等人并不以为意……毕竟,从公孙珣的角度来说这次平叛确实堪称艰难,而且一度有极度危险的情况发生,他本人甚至一度失措,心境上也经历了一次难得的洗礼。可是,若是从刘虞、鲜于辅、阎柔来看,甚至是从赵苞和公孙大娘的角度而言,却未必有那么大的感触。
这是因为那次挫折,在整场战事中实在是太过短暂了,更不要说紧随其后就有一场堪称经典的大胜掩盖了这一切……于相隔千里的刘虞等人而言,甚至未必都会注意到有这么一场小挫败的出现。
至于说乌桓覆灭、轲比能败走、张举授首……本来不就是在所有人的预料之中吗?难道卫将军出兵的时候,还有人会以为他会败?
唯一的感慨,大概是卫将军这次又挺快的,塞外孤悬,五百里路摆在那里,大军打个来回都要走二三十天,但连着打仗和善后,公孙珣却只花一个多月就结束了。
仅此而已。
但是,当公孙珣引得胜大军五万来到昌平以后,有意思的事情却发生了,因为他居然没有在昌平就地解散全军,反而是引兵继续向西,来到了居庸关西面的上谷郡郡治沮阳城(后世怀来县一代),也就是刘虞来到幽州后的州部所在,然后发出邀请,让尚在代郡高柳巡视的刘虞引新任护乌桓校尉阎柔去见他。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刘虞绝非愚蠢之辈,接到讯息也登时头皮发麻,暗叫不好,但却居然无能为力。
因为,随着公孙珣的邀请,还有数万大军继续西进,或占据广宁(后世张家口),或左右逼近宁县、马城(上谷乌桓聚居地所在,护乌桓校尉驻地),甚至还有幽州大族出身的田豫引三千骑兵疾驰而来,接手了高柳塞。
旋即,不等刘虞多想,代郡太守王泽与上谷太守高焉又亲自来请,如此局面,刘虞反而是无话可说了,只能准备转回沮阳。
而其人从高柳动身往沮阳的前一晚,还专门派人去宁县召唤阎柔,按照公孙珣的意思让后者做好准备,届时随自己一同前往。
不过,不等信使动身,阎柔却反而只带数十骑鲜卑精锐连夜奔驰到了高柳。
“随你去宁县?”刘虞连夜在私室召见了阎柔,却不料听到了如此荒谬的建议。“为何要随你去宁县?”
“刘公!”阎柔实际年龄未过三十,但多年草原生活却让他满面风尘,此时惶急难耐,眉头紧皱,配着披散的头发,更是显得年纪颇大。“如今的局面,恐怕不能善了,如果去了沮阳,说不定有不忍言之事!而去宁县,我那里有七八千鲜卑兵,还有上谷乌桓……”
“胡扯!”刘虞不等对方说完便当即呵斥了回来。“什么叫不忍言?你自己说,卫将军是能杀了我,还是能罢免我?而且洛中大将军尚在,他便是真的撕破脸将你我槛车入洛,我反而也可以从容脱身吧?反倒是随你去宁县,聚众对峙,这才难以善了吧?!”
伏在地上的阎柔倒吸一口气,却也无话可说了……如此反应,倒不是因为刘虞过于迂腐和软弱,而是恰恰相反,刘虞的话在某种程度上实在是太有道理了!
且不说什么余地不余地,但凡刘伯安本人不扯淡,不做多余的事情,那公孙珣就不会杀刘虞的,这是高层的政治规矩。可若是刘虞真的跑到宁县,拉起了几万乌桓人、鲜卑人负隅顽抗,那就不要怪刀兵无眼了……甚至到时候杀死刘虞的罪名都能直接安在他阎柔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