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2 / 4)
“剩下的你不想吃吗?那么给我吧。”
这样说着,茉莉伸手拽过对方那一晚基本就没有动机嘴的,三鲜云吞,快活的,大口吞咽了下去。
曲锦存视线在她的手上和嘴边连连打转,没有说什么,其实他已经开始担心了,最近这两天,茉莉的胃口变得特别的大,吃东西也比以前要狼吞虎咽了许多,然而,他的体型并未有任何变化,也不知道是因为这里是造梦空间,不是现实世界,还是因为,茉莉体质特殊的缘故,吃这么多不仅没有发胖,也没有像甲亢患者那样消瘦,而是维持着以往的体型,窈窕而灵动。
如果到现实世界,她依然能有这样特殊的体质,那么相信任何一个女性都会嫉妒她的……想到这里,曲锦存微微的笑了起来。
茉莉心满意足地把一桌子食物吃光光,在看头顶上的玻璃罩子,上面已经挂满了水珠,显然,雨点并没有减小,打开的门之中从外吹来带着水汽的清风,穿过小小的庭院,给人一种十分清新静雅的感觉。
“你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这食物很奇特。”茉莉敲了敲碟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她乐呵呵地问他:“可是叫了15你却又不吃多少东西,是不是特别想让我一个人看起来像饭桶啊!?”
曲锦存绽开一个温暖的笑容,微微含首答道:“还真没说错,你最近的确很有那方面的潜质。”
茉莉哈哈大笑,骄傲地答道:“承蒙夸奖,不胜荣幸。”
看着他现在灵动而又俏皮,毫无拘束的样子,曲锦存本来坚定的心,再度摇摆了起来——这样美好的茉莉,真的好生不想让她恢复记忆啊!
如果一直把她囚禁在他的世界里,如果能一直独占她的笑容,折断她的翅膀,捆住她的手脚,蒙上她的眼睛……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这种想法一闪而过,快的几乎曲锦存自己都没有察觉,但是当他察觉之后,心中便涌起,深沉的恐惧。
他一直为自己的自控能力而自豪,但是进入了造梦空间之后,却一次次为茉莉破例,甚至危及到了他做人的底线,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征兆,但是他毫无办法可想。
越是抗拒这种思想,心中就越是要升起对茉莉的无限渴望。
这种焦渴难耐的感觉日夜折磨着锦存,总是需要以强大的意志力忍耐它,总是要无时无刻像是感觉到整颗心被放在熔岩里煎熬,总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在不经意间撕下所有的伪装对她出手……
曲锦存知道人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目前还没有发疯只是因为还没有达到极限,然而,当熔岩冲破地表火山喷发之际,忍无可忍无法再忍,感情主宰了理智的时候,就是两个人的末日。
这里是造梦空间,说通俗一点,就是梦的世界,在梦的世界里反映的是人的潜意识,隐藏的是人的前意识,没有在这样的地方,理智才是驾驭一切的存在,如果让感情漫过了理智的底线,梦境就会变得扭曲,造梦空间,也会变得不稳定,甚至不会留给造梦师全身而退的时间,就会有可能在危机爆发的场合将所有的一切毁灭。
他想让她毁灭吗?显然答案是不。
人的心灵世界
人的心是很不稳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诱,容易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迷失。禅的训练是从未调的自己出发,逐步训练,但最后却放下这些训练,让自性自然地流露,自在的生活。
心的训练是禅悟的工具。但工具不是人生的目的,在完成心的效能训练之后,必须放下它,用自性的智慧生活,请注意!这是回归到用自性般若来生活,而不是回归到贪执五蕴或禅的训练中过生活。
放下是在完成心的训练之后,泯除了我相,泯除了世俗和永恒的对立,泯除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隔。当下即是遍一切法界,十方三世都在当下之中。
人的心灵世界,既是波涛汹涌,因为七情六欲在推波助澜,又是纷扰不安,因为它不断攀援和执着。于是,要让心灵安定下来,开展自在、充实和喜悦的生活,并不容易,除非能在种种情境中把事理看清楚。“看清楚”便是开悟。
一般人的心是很不稳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诱,更会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迷失。人抱着我执或自我中心的意识,一心追寻占有,既得不到清闲,也失去生活的快乐。结果,带来更多精神生活的困扰和烦恼。
禅的训练就是要帮助个人,从这些纷繁的障碍中解脱出来,看清生命,看清生活,看清自我的本质。然后,发现深度心灵世界的真我。这个过程无论对于生活、工作和生命究竟意义的领会,都是无上的价值。
这项自我开悟的过程,能带来新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因为透过这个课程,能找到自己的皈依处,也发现永恒的慧命。
现在援引用明代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来解说禅悟的历程。普明禅师用了十幅画和十首诗,图文并茂,道出开悟的历程。从不安焦躁的心,到调伏和发挥心的效能,再谈慧命的完全开悟。
未牧(一颗烦躁不安的心)当一个人还没有修习禅定前,充满着不合理的抱负和*,引起心理上的烦恼和焦虑,在思考上往往受先入为主的成见所羁束,而起种种分辨与执着。这时不但缺乏生活的创造力,同时也容易被妄想所欺瞒,而变得浮躁不安,不能自制和自治。不能自我控制的人,自性就像蛮牛一样,可能到处闯祸;自以为是的恣情纵欲,看来像是自由,事实上却违背生活的常轨,失去安乐的生活。
初调(初步的训练与约束)人一旦开始修持,就像牧一头鲁莽的野牛一样,必须先用绳子把它拴住,才能训练驯服。以前的农村社会,小牛长到一岁多,就要为它穿鼻,然后牵它到田里训练耕作。修持也是一样,芒绳代表戒律(生活的规范),有了戒律,“心”才不致紊乱。它既能预防走失方向,同时也是维系个人不断成长茁壮的支柱。
《佛遗教戒经》中说:“应以戒为师”。戒律就是生活的好习惯;有好的思考习惯,头脑才清楚;有好的情绪习惯,待人接物才不会乱,有好的工作习惯,事业才会成功。初调自己的心性,并不是简单的事,因为早已习惯于放逸和贪求,心总是不可驾驭地往外奔驰,因此对于初调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决心和毅力。 ↑返回顶部↑
这样说着,茉莉伸手拽过对方那一晚基本就没有动机嘴的,三鲜云吞,快活的,大口吞咽了下去。
曲锦存视线在她的手上和嘴边连连打转,没有说什么,其实他已经开始担心了,最近这两天,茉莉的胃口变得特别的大,吃东西也比以前要狼吞虎咽了许多,然而,他的体型并未有任何变化,也不知道是因为这里是造梦空间,不是现实世界,还是因为,茉莉体质特殊的缘故,吃这么多不仅没有发胖,也没有像甲亢患者那样消瘦,而是维持着以往的体型,窈窕而灵动。
如果到现实世界,她依然能有这样特殊的体质,那么相信任何一个女性都会嫉妒她的……想到这里,曲锦存微微的笑了起来。
茉莉心满意足地把一桌子食物吃光光,在看头顶上的玻璃罩子,上面已经挂满了水珠,显然,雨点并没有减小,打开的门之中从外吹来带着水汽的清风,穿过小小的庭院,给人一种十分清新静雅的感觉。
“你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这食物很奇特。”茉莉敲了敲碟子发出清脆的声音。
她乐呵呵地问他:“可是叫了15你却又不吃多少东西,是不是特别想让我一个人看起来像饭桶啊!?”
曲锦存绽开一个温暖的笑容,微微含首答道:“还真没说错,你最近的确很有那方面的潜质。”
茉莉哈哈大笑,骄傲地答道:“承蒙夸奖,不胜荣幸。”
看着他现在灵动而又俏皮,毫无拘束的样子,曲锦存本来坚定的心,再度摇摆了起来——这样美好的茉莉,真的好生不想让她恢复记忆啊!
如果一直把她囚禁在他的世界里,如果能一直独占她的笑容,折断她的翅膀,捆住她的手脚,蒙上她的眼睛……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这种想法一闪而过,快的几乎曲锦存自己都没有察觉,但是当他察觉之后,心中便涌起,深沉的恐惧。
他一直为自己的自控能力而自豪,但是进入了造梦空间之后,却一次次为茉莉破例,甚至危及到了他做人的底线,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征兆,但是他毫无办法可想。
越是抗拒这种思想,心中就越是要升起对茉莉的无限渴望。
这种焦渴难耐的感觉日夜折磨着锦存,总是需要以强大的意志力忍耐它,总是要无时无刻像是感觉到整颗心被放在熔岩里煎熬,总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在不经意间撕下所有的伪装对她出手……
曲锦存知道人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目前还没有发疯只是因为还没有达到极限,然而,当熔岩冲破地表火山喷发之际,忍无可忍无法再忍,感情主宰了理智的时候,就是两个人的末日。
这里是造梦空间,说通俗一点,就是梦的世界,在梦的世界里反映的是人的潜意识,隐藏的是人的前意识,没有在这样的地方,理智才是驾驭一切的存在,如果让感情漫过了理智的底线,梦境就会变得扭曲,造梦空间,也会变得不稳定,甚至不会留给造梦师全身而退的时间,就会有可能在危机爆发的场合将所有的一切毁灭。
他想让她毁灭吗?显然答案是不。
人的心灵世界
人的心是很不稳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诱,容易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迷失。禅的训练是从未调的自己出发,逐步训练,但最后却放下这些训练,让自性自然地流露,自在的生活。
心的训练是禅悟的工具。但工具不是人生的目的,在完成心的效能训练之后,必须放下它,用自性的智慧生活,请注意!这是回归到用自性般若来生活,而不是回归到贪执五蕴或禅的训练中过生活。
放下是在完成心的训练之后,泯除了我相,泯除了世俗和永恒的对立,泯除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隔。当下即是遍一切法界,十方三世都在当下之中。
人的心灵世界,既是波涛汹涌,因为七情六欲在推波助澜,又是纷扰不安,因为它不断攀援和执着。于是,要让心灵安定下来,开展自在、充实和喜悦的生活,并不容易,除非能在种种情境中把事理看清楚。“看清楚”便是开悟。
一般人的心是很不稳定的,它很容易受引诱,更会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迷失。人抱着我执或自我中心的意识,一心追寻占有,既得不到清闲,也失去生活的快乐。结果,带来更多精神生活的困扰和烦恼。
禅的训练就是要帮助个人,从这些纷繁的障碍中解脱出来,看清生命,看清生活,看清自我的本质。然后,发现深度心灵世界的真我。这个过程无论对于生活、工作和生命究竟意义的领会,都是无上的价值。
这项自我开悟的过程,能带来新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因为透过这个课程,能找到自己的皈依处,也发现永恒的慧命。
现在援引用明代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来解说禅悟的历程。普明禅师用了十幅画和十首诗,图文并茂,道出开悟的历程。从不安焦躁的心,到调伏和发挥心的效能,再谈慧命的完全开悟。
未牧(一颗烦躁不安的心)当一个人还没有修习禅定前,充满着不合理的抱负和*,引起心理上的烦恼和焦虑,在思考上往往受先入为主的成见所羁束,而起种种分辨与执着。这时不但缺乏生活的创造力,同时也容易被妄想所欺瞒,而变得浮躁不安,不能自制和自治。不能自我控制的人,自性就像蛮牛一样,可能到处闯祸;自以为是的恣情纵欲,看来像是自由,事实上却违背生活的常轨,失去安乐的生活。
初调(初步的训练与约束)人一旦开始修持,就像牧一头鲁莽的野牛一样,必须先用绳子把它拴住,才能训练驯服。以前的农村社会,小牛长到一岁多,就要为它穿鼻,然后牵它到田里训练耕作。修持也是一样,芒绳代表戒律(生活的规范),有了戒律,“心”才不致紊乱。它既能预防走失方向,同时也是维系个人不断成长茁壮的支柱。
《佛遗教戒经》中说:“应以戒为师”。戒律就是生活的好习惯;有好的思考习惯,头脑才清楚;有好的情绪习惯,待人接物才不会乱,有好的工作习惯,事业才会成功。初调自己的心性,并不是简单的事,因为早已习惯于放逸和贪求,心总是不可驾驭地往外奔驰,因此对于初调的人,最重要的就是决心和毅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