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做夫子 第259节(1 / 4)
送上门的生意,徐管家焉有放过之理?很快,附近的几个县都有了玉融丸作坊,渔民们打来的鱼都卖上了好价钱,再加上之前的装饰品作坊,渔民的生活美好指数直线上涨,愿意让孩子去读书的人也多了起来,不再计较那三瓜两枣了。
这些都可以算是楚辞在这里的功绩,比起当军师出谋划策得来的,还是这份功绩更让他满意。
下午的时候,省提学司来了人。楚辞亲自出门招待,发现来的人竟是孟繁。
“孟姑父怎么有空前来?”楚辞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询问道。
“贤侄不必客气,老夫此来,一是替杜大人过来审核项目,下发今年提学司的补贴银。二来嘛,则是有些私心,想问问贤侄你的意见。”孟繁显得有些为难,但这为难之中明显带着些意气风发。
楚辞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道:“愿闻其详。”
“是这样的,老夫不是帮着录入倭人的口供吗?这事完了之后,我便回到了提学司。杜大人他老人家给我透了个口风,说是上面有意提拔我任提学佥事。你说,我该不该答应?”
“这是大好事啊!您如今的位置也待了好些年了,熬资历也该熬到头了。”楚辞马上恭喜他,说完后,他又想到了孟繁纠结的问题所在。“可是,这次您立了大功,朝廷的嘉奖还未下来。您在两国建交这事上有突出成就,恐怕圣上会有别的想法?”
孟繁一脸欣慰,终于有人能明白他的顾虑了。“是极,我也正是有这个担忧,才一时不敢答应下来。可是,我又怕不答应,万一朝廷到时候……我岂不是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此时两块大饼摆在眼前,一块比一块更诱人,可若是吃到一块,就一定要舍弃另一块,这让孟繁很难抉择。
楚辞想了想,告诉他:“那就要看孟姑父您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了。不过,我可以告诉您,当初我在京城之时,鸿胪寺有一位少卿年纪老迈,今年大概就要告老还乡了。而且,这几年我国与周边国家龌龊不断,恐怕鸿胪寺需要的人手不少。”
这是大魏的外交部门,自然需要各种语言学习的人才进去任职。就楚辞所知,孟繁会的外邦语言,大概不止倭语一种。想必朝廷也能调查清楚。
孟繁听后,原本还有些摇摆的心顿时安定了下来,他心中已有决断。
提学佥事官职位同从四品,而鸿胪寺少卿则是从五品,二者之间虽相差两个品级,可是,外地无实权的提学官和京城实权部门相比,任是谁也知道该怎么选择。
楚辞看出他的想法,又提醒了一句:“眼下朝廷嘉奖未到,还不知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贤侄放心,假使这嘉奖之中没有那一项,也只是说明我运气还没到,老夫是万万不会后悔的。”
毕竟,成为佥事的机会还有,可去鸿胪寺的机会,却只有这么一次。
第411章 府内培训
孟繁带着坚定的信念回去了, 楚辞看着今年下发的补贴银,心中宽慰不已,总算是没再找理由克扣银子了。听说最近齐鲁直日子很是不好过, 想来也没机会找他的茬了。去除了各家书院所应分得的银两后, 居然还有剩, 有了这些银子,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就比如说,最近几天,他就想搞一个关于新课本的培训。于是, 这天傍晚, 各县都接到了提学司下发的公文, 公文内容是让各县选出二十名学习能力强, 不迂腐的夫子去府里参加为期两天的关于新课本教学的培训。上面还提到了, 培训时的住宿和伙食费全免, 来回的车马则由各县自行安排。
此消息一出,大众哗然。这新课本早就有所耳闻, 只是想到每次朝廷推陈出新的速度, 大家都猜测应该没那么快, 没想到今年竟就能用了。
对于新课本,很多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特别是一些老学究,更是在家破口大骂楚辞这个“无知竖子”,此等行径分明就是想陷漳州府的学子们于万劫不复之地。自古以来都是读圣贤书, 学习圣人的言行, 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自大, 竟然敢让大家学习他出的书,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脾气更加暴躁一点的,直接就说要打上门去, 让楚辞听一听老百姓们的真实想法,迫使他收回成命。
然后,一些较年轻的学子拦住了他们。
“楚提学绝对不是你们说的这种人!”他们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他真是为了功绩而出书,那么大家都学不好,对他而言又意义何在呢?”
“他得了功绩,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人了,还会管我等死活吗?”这人太过气愤,以至于口不择言,说了些污秽之语。
“各位,你们好好想一想,楚提学真的是这样的人吗?去年乡试,楚提学力排众议定下模拟考,带着提学司众位大人不辞辛劳的布考场,出考题,这才让大家得到锻炼,不至于因为不熟悉考场规则而发挥失常导致落榜。去年中举的人数大家有目共睹,难道这功劳里没有楚提学的一份吗?”说话的学子掷地有声地举出实例来证明楚辞并非不负责的官员。
说完后,他又看了看大家,说道:“我还记得去年楚提学提出模拟考之事时,也有一群人大声斥骂,言他此举是劳民伤财,可事实上,他才是真正关心学子的那个人。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会以牺牲学子的学业来收获自身利益呢?况且,这教科书还未面世,大家不如等真正看见了,挑出里头的错处再来反对为好。”
躁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话将大家都劝住了。有些人开始回忆楚辞来到这里后推行的各项政策,结果发现,这些政策无一不是于民有利的。另一部分人虽还是不看好新教科书,但他们也把话听了进去,确实啊,还是看了那书再来说话也不迟。
就这样,一场风波因那位学子的劝说而消弭于无形。楚辞听说后笑了笑,百姓有质疑他一点儿也不怕,若大家都闷不吭声就接受了,他才会觉得奇怪。 ↑返回顶部↑
这些都可以算是楚辞在这里的功绩,比起当军师出谋划策得来的,还是这份功绩更让他满意。
下午的时候,省提学司来了人。楚辞亲自出门招待,发现来的人竟是孟繁。
“孟姑父怎么有空前来?”楚辞一边招呼他坐下,一边询问道。
“贤侄不必客气,老夫此来,一是替杜大人过来审核项目,下发今年提学司的补贴银。二来嘛,则是有些私心,想问问贤侄你的意见。”孟繁显得有些为难,但这为难之中明显带着些意气风发。
楚辞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道:“愿闻其详。”
“是这样的,老夫不是帮着录入倭人的口供吗?这事完了之后,我便回到了提学司。杜大人他老人家给我透了个口风,说是上面有意提拔我任提学佥事。你说,我该不该答应?”
“这是大好事啊!您如今的位置也待了好些年了,熬资历也该熬到头了。”楚辞马上恭喜他,说完后,他又想到了孟繁纠结的问题所在。“可是,这次您立了大功,朝廷的嘉奖还未下来。您在两国建交这事上有突出成就,恐怕圣上会有别的想法?”
孟繁一脸欣慰,终于有人能明白他的顾虑了。“是极,我也正是有这个担忧,才一时不敢答应下来。可是,我又怕不答应,万一朝廷到时候……我岂不是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此时两块大饼摆在眼前,一块比一块更诱人,可若是吃到一块,就一定要舍弃另一块,这让孟繁很难抉择。
楚辞想了想,告诉他:“那就要看孟姑父您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了。不过,我可以告诉您,当初我在京城之时,鸿胪寺有一位少卿年纪老迈,今年大概就要告老还乡了。而且,这几年我国与周边国家龌龊不断,恐怕鸿胪寺需要的人手不少。”
这是大魏的外交部门,自然需要各种语言学习的人才进去任职。就楚辞所知,孟繁会的外邦语言,大概不止倭语一种。想必朝廷也能调查清楚。
孟繁听后,原本还有些摇摆的心顿时安定了下来,他心中已有决断。
提学佥事官职位同从四品,而鸿胪寺少卿则是从五品,二者之间虽相差两个品级,可是,外地无实权的提学官和京城实权部门相比,任是谁也知道该怎么选择。
楚辞看出他的想法,又提醒了一句:“眼下朝廷嘉奖未到,还不知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贤侄放心,假使这嘉奖之中没有那一项,也只是说明我运气还没到,老夫是万万不会后悔的。”
毕竟,成为佥事的机会还有,可去鸿胪寺的机会,却只有这么一次。
第411章 府内培训
孟繁带着坚定的信念回去了, 楚辞看着今年下发的补贴银,心中宽慰不已,总算是没再找理由克扣银子了。听说最近齐鲁直日子很是不好过, 想来也没机会找他的茬了。去除了各家书院所应分得的银两后, 居然还有剩, 有了这些银子,可操作的空间就大了。
就比如说,最近几天,他就想搞一个关于新课本的培训。于是, 这天傍晚, 各县都接到了提学司下发的公文, 公文内容是让各县选出二十名学习能力强, 不迂腐的夫子去府里参加为期两天的关于新课本教学的培训。上面还提到了, 培训时的住宿和伙食费全免, 来回的车马则由各县自行安排。
此消息一出,大众哗然。这新课本早就有所耳闻, 只是想到每次朝廷推陈出新的速度, 大家都猜测应该没那么快, 没想到今年竟就能用了。
对于新课本,很多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特别是一些老学究,更是在家破口大骂楚辞这个“无知竖子”,此等行径分明就是想陷漳州府的学子们于万劫不复之地。自古以来都是读圣贤书, 学习圣人的言行, 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自大, 竟然敢让大家学习他出的书,这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脾气更加暴躁一点的,直接就说要打上门去, 让楚辞听一听老百姓们的真实想法,迫使他收回成命。
然后,一些较年轻的学子拦住了他们。
“楚提学绝对不是你们说的这种人!”他们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他真是为了功绩而出书,那么大家都学不好,对他而言又意义何在呢?”
“他得了功绩,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人了,还会管我等死活吗?”这人太过气愤,以至于口不择言,说了些污秽之语。
“各位,你们好好想一想,楚提学真的是这样的人吗?去年乡试,楚提学力排众议定下模拟考,带着提学司众位大人不辞辛劳的布考场,出考题,这才让大家得到锻炼,不至于因为不熟悉考场规则而发挥失常导致落榜。去年中举的人数大家有目共睹,难道这功劳里没有楚提学的一份吗?”说话的学子掷地有声地举出实例来证明楚辞并非不负责的官员。
说完后,他又看了看大家,说道:“我还记得去年楚提学提出模拟考之事时,也有一群人大声斥骂,言他此举是劳民伤财,可事实上,他才是真正关心学子的那个人。试问这样的人,又怎会以牺牲学子的学业来收获自身利益呢?况且,这教科书还未面世,大家不如等真正看见了,挑出里头的错处再来反对为好。”
躁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这一番有理有据的话将大家都劝住了。有些人开始回忆楚辞来到这里后推行的各项政策,结果发现,这些政策无一不是于民有利的。另一部分人虽还是不看好新教科书,但他们也把话听了进去,确实啊,还是看了那书再来说话也不迟。
就这样,一场风波因那位学子的劝说而消弭于无形。楚辞听说后笑了笑,百姓有质疑他一点儿也不怕,若大家都闷不吭声就接受了,他才会觉得奇怪。 ↑返回顶部↑